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版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版四版

返回 2025年07月22日

以规则之治守护文明之旅

天水日报      2025年07月22日     
   张苏雅
  随着七八月的到来,暑期旅游的热度也在快速上升。在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游客文明素养、构建和谐旅游生态,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完善制度体系是规范旅游行为的基石。近年来,《旅游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乱象的专项整治成效显著。相关单位要针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市场价格等领域出台相应措施,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的和谐稳定。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文明条例,规范游客行为。杭州实施的《文明旅游促进条例》首创旅游不文明行为黑名单制度,将景区违规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西安兵马俑景区配备的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识别攀爬雕像、乱刻乱画等行为并自动报警。这些实践表明,只有织密法治网络,才能让文明旅游有章可循。
  科技创新为旅游管理开辟新路径。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文物库”,使观众足不出户即可鉴赏百万件藏品,有效缓解现场参观压力;云南丽江古城部署的客流监测平台,通过热力图动态调控各景点承载量,既保障游客安全又保护文化遗产。
  文明素养的提升需要久久为功。上海开展的“小导游养成计划”,组织青少年担任文化遗产义务讲解员,在角色扮演中深化文化认同;重庆洪崖洞景区设立的“文明观察站”,由退休教师、社区志愿者组成劝导队,用方言俚语传播文明理念。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比简单说教更具感染力。
  文明旅游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法律刚性约束与道德柔性引导同向发力。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文明旅游的践行者、传播者,就能汇聚起守护绿水青山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