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7月30日

秦州区

数据比对“精准织网” 工伤保障“动态清零”

天水日报      2025年07月30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城镇公益性岗位是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重要渠道,其中工伤保险是基础保障。但因部分用人单位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或执行不到位,导致该群体参保存在盲区。连日来,秦州区人社部门集中开展工伤保险数据比对核查专项行动,精准锁定应保未保人员,强力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履行参保缴费义务,为城镇公岗人员构筑起坚实的职业风险屏障。
  数据驱动,精准锁定应保未保对象。针对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流动性高、用工形式灵活、人工排查易出现疏漏等情况,此次专项行动的亮点在于依托数据提升效率。工作人员主动打破信息壁垒,与秦州区社会保险资金管理中心对接,建立高效的数据共享与比对机制。基于甘肃省人社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开展内部数据交叉验证,重点核查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参保状态,精准识别出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人员名单,确保“应保尽保、一个不漏”。
  依法整改,压实单位参保主体责任。针对核查发现的应保未保问题,迅速采取有力措施予以纠正。首先,向相关用人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其法律义务和整改时限。同步开展政策宣讲,主动上门向用人单位详细解读《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深入剖析未依法参保的法律风险及其对劳动者权益的损害,引导用人单位从“被动整改”向“主动履责”转变。本次专项行动共比对公益性岗位信息466条,发现11家用人单位存在应参保未参保问题,涉及城镇公岗人员共30名。截至目前,已有6家单位完成14人的参保手续。
  织密网络,筑牢工伤保障长效机制。数据比对核查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秦州区人社部门将依托甘肃省人社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推动工伤保险参保信息与公益性岗位人员信息的动态关联和实时校验,力求从源头上杜绝“漏保”现象。同时,强化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对未依法参保行为坚持“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改到位,以此切实维护每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合法权益。
  城镇公岗人员是社会就业保障体系的重要托底力量。秦州区人社部门以数据为针、以政策为线,通过精准比对核查,织密织牢工伤保险“安全网”,为城镇公岗人员提供了坚实的职业风险保障,有效彰显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