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8月18日

秦州区杨家寺镇

筑牢特色农业“芯片”根基

天水日报      2025年08月18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 高世飞
  初秋时节,秦州区在杨家寺镇打造的蔬菜良种繁育基地迎来繁育旺季,田间各类蔬菜郁郁葱葱,不仅勾勒出丰收图景,更成为优质蔬菜种子培育的“天然实验室”,为当地特色农业筑牢“种子根基”。
  走进占地680亩的繁育基地,茄科、葫芦科、豆科蔬菜分区栽种、规划有序,绿番茄、黑番茄、五彩番茄沉甸甸挂在藤蔓,菜用型西葫芦鲜嫩翠绿,小米椒、观赏南瓜形态各异,这些可不是普通蔬菜,而是专门培育的“种子母本”,它们的果实将为蔬菜良种提供优质种源。天水兴之林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兴林说:“我们种的这些蔬菜都是为了培育种子,像西葫芦一亩地能产100到120公斤蔬菜良种,最低也有80公斤;西红柿一亩地良种产量在60到100斤之间。等果实完全成熟,我们就采收下来经过发酵提取种子。”
  种子品质是关键,为解决筛选难题,该公司投入28万元引进全套蔬菜种子精选生产线。采收的果实提取种子后,先经提升机进入风选机,借助风力和振动筛剔除杂质、空瘪籽,初步净化率达80%;再通过重力差异筛选不饱满种子,纯度提升至95%以上;最后经色选机精准剔除霉点、破损种子,确保出厂种子100%合格。“我们公司有3条生产线专门处理农户扩繁的蔬菜种子,精选后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刘兴林说。
  科技赋能让蔬菜良种培育成为富民产业,基地带动180户农户、7个合作社参与种植,预计支付农户报酬200万到230万元。今年,秦州区以蔬菜良种培育为突破口,通过合作社引领、企业带动、品种创新,让“一粒好种子”撬动产业兴旺,绘就强农富农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