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普之力 共赴全民科学盛宴
——天水市“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天水日报
2025年09月30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王琴
今年9月,天水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我市聚焦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等核心内容,通过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科普活动,推动科学知识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科普阵地联合行动:打造沉浸式体验,感受科技前沿
天水市科技馆作为科普核心阵地,以“请进来+走出去”模式,既在馆内举办优质科普活动,又推进移动科技馆巡展,通过“固定阵地+流动服务”,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持续为全民科学素养提升注入动力。馆内的科普实验秀活动人气爆棚,“静电魔法”“拔河比赛”等趣味实验,吸引大批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参与。
市科技馆还联合三和数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举办“无人机主题展”,设置模拟飞行体验、模型组装等环节,通过“体验与竞技”,激发公众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科技馆“科学奇妙夜”系列活动,通过互动体验、科技展演等形式,让群众及青少年感受科技魅力。“中国流动科技馆”在甘谷六中巡展,现场设置“声光体验”“电磁奥秘”“前沿科技”等多个主题展区,展出60余件互动展品,还为学生设计“趣味科学小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点燃青春活力,播撒科学种子
天水市科协联合秦州区科协将 “科普大篷车”开进秦州区藉口中学与藉口中心小学,以“互动体验+趣味讲解”的形式,为学生带来科普盛宴,让科学的种子在乡村校园生根发芽。
武山县科协联合马力镇干扎九年制学校,开展“科普文化百校行”活动,将机器人舞蹈等趣味项目搬进课堂。秦安县科协开展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走进秦安县叶堡镇李坪小学,给学生带来人工智能机器狗表演等,并发放科普书籍,为乡村学子打开科学之门。
科普资源下沉基层:赋能民生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秦州区科协将“全国科普月”活动与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相结合,借力丰收节群众参与度高、覆盖范围广、农特产品展销品类全的优势,将本地特色艾草产业带入现场。通过“科普宣讲+产品展销+互动体验”模式,既为丰收节增添了浓郁本草香气,更注入了鲜活的科普活力与经济动能,实现了“科普惠民”“助农丰收”双向增效。
清水县科协联合多家单位在轩辕广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设置六大板块,展出宣传牌10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秦安县科协组织市级领军人才下基层开展林果实用技术培训,助力乡村振兴。麦积区科协深入农村、集市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并启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让科普服务覆盖乡村生活与校园教育场景。
科学家精神主题展:传承时代使命,点亮科学之光
天水市科技馆通过图文展板、影像展播等形式,举办以弘扬科学家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精神为主题的展览,激发公众创新热情。张家川县科协举办 “光影科学梦”红色电影展播,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科学精神培育相融合,累计放映10余场次,1800余人次观看。
科普大讲堂益师生:筹办多元主题,提升科技素养
张家川县以“开阔科学眼界根植生态环保理念”为主题开展“科普大讲堂”,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王雅楠博士受邀授课,全县1300余名师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张家川县科技馆连线省科技馆,开展“大国重器、航天报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爱国主义科普大讲堂活动,张家川镇中学师生120余人参加活动。
科学素质知识竞赛:推动全民参与,筑牢科学根基
天水市科协线上线下齐发力,多维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线上于9月8日启动天水市2025年全民科学素质知识网络有奖竞答活动,进一步健全全民科普工作格局。线下赛事方面,天水市代表队在甘肃省首届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总决赛中斩获第九名及优胜奖,展现了区域科学素质建设的扎实成效。
我市将以此次“全国科普月”活动为新起点,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充分依托各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及宣传平台,精心组织科普报告、前沿科技探索等活动,持续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为建设科技强国筑牢群众基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水篇章注入科技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