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天水日报
2025年10月10日
□赵佳旭
在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新阶段,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既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构成,也是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内在要求。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治理的核心动力源,不仅能够汇聚多元合力、统筹资源要素,更能通过发挥组织引领效能、制度保障效能,破解治理分散化、主体能力弱化等难题。聚焦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从筑牢组织根基、培育专业治理人才、搭建联动治理框架、构建智能治理中枢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一、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这不仅是筑牢执政基础、增进党群互信的必然要求,更能通过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统筹治理要素、攻克发展瓶颈,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推动治理效能跃升,实现乡村持久稳定与高质量振兴。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的实践成效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成果丰硕。各地通过发挥党组织龙头作用,优化组织架构,打造协同治理体系,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同时,深化网格化服务,推行智慧治理模式,优化服务供给。党建引领还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引领文明新风,形成了四维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三、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一)强化党组织核心地位
筑牢党组织领导核心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中之重。通过完善组织体系,选拔培育领头雁,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乡村工作始终。例如,浙江某村通过实施“产业链党建”模式,成立果蔬种植、乡村旅游等专业化党组织,将党组织融入发展主阵地,既激活组织动能,又带动了集体经济增收。同时,规范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使党组织成为联结民心、促进发展的坚强后盾,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稳固组织支撑。
(二)锻造专业化治理队伍
培育专业治理梯队是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抓手。通过启动“头雁工程”,优选精配村党组织书记,并定期组织定制化培训+实战历练,提升队伍综合能力。例如,四川某县推行“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联合高校开设乡村振兴实务课程,已有60%的村干部实现学历跃升。同时,建立“师徒结对机制”,由党员先锋结对指导年轻干部,快速提升其民情处置能力,为乡村治理激活治理内生力。
(三)构建协同治理体系
构建协同治理体系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通过筑牢党建引领力,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治理要素,形成协同治理生态。例如,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推行“五维联动”机制,依托党建联结机制,联合企业、社会组织、村民代表等主体,联动推进乡村规划、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该模式通过建立共治议事体系,实现共商共治、共建共享,有效释放治理红利。
(四)打造智慧治理平台
打造智慧治理平台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引擎。通过融合数智技术集群,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智慧治理网络,实现政策靶向施策、矛盾速解机制。例如,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联合中国联通打造智慧村务管理系统,设置治理服务专区,村民通过小程序可动态共治互动,系统构建智能风险感知系统并预警,同时创新“四维协同”机制,通过党员先锋领办制处理村民需求,推动治理效能与民意黏性同步跃升。
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需综合施策:夯实党组织领导核心,稳固治理基础支撑;培育专业治理人才梯队,增强服务效能;搭建多元共治框架,汇聚多元共治能量;构建智能治理中枢,驱动治理效能升级。通过重构治理组织体系、革新治理制度体系、聚合治理要素、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治理由单维治理向协同共治转型,实现治理靶向化、服务普惠化、发展长效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后盾与治理依托。
(作者单位:中共礼泉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