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送到居民的心窝里
——秦州区西关街道聚宝盆社区党建工作侧记□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安 蓉
天水晚报
2020年11月13日
党员群众共同讨论协商老旧小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在职党员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活动
近年来,聚宝盆社区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建服务品牌化、活动开展多样化、作用发挥常态化”为工作思路,组织引领支部党员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中发挥作用、积极贡献,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
新阵地里的
新故事
2
“红色责任田”里的
感人事
在社区图书室,两位银发斑斑的老人坐在一起闲聊着,他们一会儿窃窃私语,一会儿开怀大笑,整间屋子都充满了暖流。不知道的人以为他们是亲人,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一位是伏羲路党支部书记马恒吉,另一个是孤寡老人马奶奶。
事情还得从2017年说起,当年5月,家住枣园巷的孤寡老人马某家中房屋木椽断裂,屋顶塌陷,漏雨严重,马恒吉得知情况后,帮助马某在邻院暂借一间房屋居住,并及时报告社区党总支,在帮助购买修房材料后,马恒吉又主动为马某免费修缮了房屋。
二人结缘,马恒吉经常走访这位生活不便的孤寡老人,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红色责任田’突出了党员在前,强调了党员主动找群众,而不是群众找党员。实际上,这是对群众路线的自觉践行和具体实践,联出的是干群之间的鱼水深情,赢得的是广大群众的信任支持。我们今后将进一步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方法,全面激发社区党建活力,零距离贴近群众服务,努力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闫俊祥说。
闫俊祥告诉记者,对于小区的低保户、计生困难户、孤寡老人,他们会经常组织党员志愿者去慰问。除了慰问,党支部还自觉通过组织卫生清扫、讲党课、救助帮扶、趣味比赛这“五个一”活动,教育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积极贡献,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利用微信学习交流群和甘肃党建,定期发送必学清单、学习资料,上传“三会一课”开展情况,确保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学有成效。
3
搭建居民之间的
连心桥
迎着初冬的暖阳,一些老人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几个幼童奔跑着相互嬉闹,随处可见的文明标语彰显着社区积极向上的气息……日前,这是记者在秦州区聚宝盆社区看到的景象。
“现在我们的社区有着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新的阵地建设正是为社区进行了高标准提档升级,所以现在我们要更好服务居民,提升服务质量。”社区党支部书记闫俊祥说。
据了解,在区委组织部和西关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聚宝盆社区党支部与结对共建单位、小区业主委员会开展共驻共建共享,共同对原社区居委会闲置的150平方米阵地进行提升改造,建成集读书室、组织生活室、文体活动室、道德讲堂等为一体的党员活动中心,推进支部阵地建设标准化、组织活动规范化。坚持把支部阵地面向全体小区业主开放,为辖区居民群众定期不定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真正把社区党支部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服务凝聚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我们社区当一名党员特别幸福,社区经常会举办读书月、棋牌比赛、健康知识讲座、阳光假期培训、老年人书画交流等活动。”社区党员小张笑着对记者说。
记者跟随闫俊祥走进党员活动室看到,党员宣誓墙别具一格,非常吸引人。随处可见的书画文化墙,活动照片墙,让人感受到聚宝盆社区党支部活动的精彩瞬间。
建成于90年代的聚宝盆小区,由于没有物业管理,环境脏乱差、治安隐患多,小区居民意见很大。“面对居民的诉求,我们通过改选小区党支部,建强‘红色主心骨’,指导小区业主筹建业主委员会,优先推选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业委会主任,党支部委员和党员担任业主委员,引进正规物业公司开展小区长效管理服务,让小区旧貌换新颜。如今,小区装上了摄像头,规范的门禁系统和明亮的楼道让聚宝盆社区的居民增添了不少安全感和幸福感。”
据了解,聚宝盆社区党支部坚持把“规范+创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为社区居民开展精细服务。结合城市网格化管理,探索党员“红色责任田”特色载体,设立了党员责任区域,将小区6栋楼划分为6个网格,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引导小区居民党员、在职党员主动承包认领“责任田”,鼓励在小区建设、帮扶济困、宣传政策、化解纠纷、疫情防控等方面主动作为、积极贡献,广泛收集网格内困难党员、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决居民的各类诉求。
近年来,聚宝盆社区党支部共帮助社区解决治安维稳、邻里纠纷、居民水电气暖、环境绿化、贫困救助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难点问题60多件,在社区和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桥梁,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社区党总支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效扩大党组织在社区全覆盖,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把温暖送到居民心窝里,打造和谐幸福新社区。”闫俊祥信心满满地说。
社区党委慰问生活困难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