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贵清峡
天水晚报
2020年11月13日
我曾在北堡子和友人漫谈时说起过,龙川河流域的文化胜境很多。由此向东西眺望,郁郁苍苍的山峦之中,就有多处为人叹服的风景名胜。距次仅有10多公里的地方就有一处草木葱茏,山峰轩峻之地,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山县贵清峡。
从武山县北堡子出发,一路向西,缘龙川河而行,随着河南山峦由黄土高原式的平缓逐渐过渡到峭拔而苍翠,就意味着这处旷世绝境近在眼前了。我们难以抑制一睹其绝世容颜的心情,不禁加快了速度。几分钟后,世外仙境降临在我们眼前:群峰比肩争雄,树林攒翠堆碧,加上天空纯净无比的蓝色和一尘不染的白云,真是连“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也难以形容了。
峡口是青瓦寺村,配套着对贵清峡的大力开发,村前偌大的地方修建了豪华不减都市的酒店宾馆。除此之外,还有硬化了的广场、停车场。宾馆周围是充满人文色彩的长廊、凉亭,四处点缀着许多叫不出名字的珍贵花木。最具有古典风格的是临河而建的那些阁楼,依栏倾听哗哗而过的水声,真有“喷珠屑玉水澜翻”“水声山色锁阁楼”的雅致。这些人工的旅游点缀很好地调和了山峡之中的本色和野性,在文明和自然的水乳交融中绽放出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我们在此稍事游玩,便穿过仿古的牌坊式大门。穿过此门,一条宽阔但并不长的柏油路直通向群树掩映之中。
我们沿着这条平坦的大道兴奋地往里奔,瞬间仿佛进入到漏斗内,两旁险峻巍峨的山峰逐渐合拢,将原先宽阔的柏油路挤成了一条曲折变形的羊肠小道。天空一线,峡谷好像日食出现一般的暗淡了,阴凉的空气一股一股浸透在我们的皮肤。放眼纵望,山拦峰遮,不知曲径去向。唯有涧水迸玉喷雪,不绝于耳。树影婆娑,风涛阵阵。山鸟在堆叠厚实的绿色里,鸣奏着让人心生悬念的神秘。抬头仰望,危崖欲坠,所有的峥嵘山峰一齐用力向我们压迫过来。
跨过一座拱桥,便听到峡谷左侧的密林里,传出隐隐饱含千钧之力的水声。我们加快了步子,绕过一片密不透风的树林,瞬间眼前一条银练玉帛从天而降。这就是贵清峡第一个风景点——云崖飞瀑。我们在附近一个古拙的凉亭里坐了下来,遥望玉龙悬天,倾听雷堕山崩,感受着自然造化的神奇绝伦。闭上眼睛,就觉得九霄之上,正有群龙搏斗,苍穹鳞飞,纷纷扬扬。岂一句“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了得!
离开飞瀑再往里走,小路越发曲折。但在一些十分艰险之处,已由人工开凿,并用石块砌成了齐整的台阶。小路两旁茂林广布,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我们仿佛行走在一条凉风吹拂的绿色长廊里。在这筛下斑驳光点的长廊中,伴随我们的不仅是清纯生脆的鸟语,还有始终和我们不离不弃的滔滔水声。
走出这条天然长廊,绕过几块突兀嶙峋的巨石,便来到姜维上马石。巨大的石头安稳地躺在哗哗而过的水边。石头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很像是马蹄踩出来的印迹,据传这是三国蜀汉大将姜维大战铁笼山追敌至此,跃马过溪时留下的。其实,人们已经不在乎这段故事的真伪了,在这么一出天然胜境,凭物造像说起一段狼烟历史,本就是点缀旅行的美事,何况此峡谷确有伏兵之便,又与三国古战场铁笼山相距不远。
我们在这块石头上坐了下来。看着一个个形象生动的马蹄印,我心中响起了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密如雨脚的马蹄飞过峡谷,尘土滚滚,喊声冲突,旌旗猎猎。随着大队人马的远去,石头上踩出的深深蹄印,替一幅幅寒光闪烁的盔甲记住了血雨腥风的往昔。看着千仞险峰摩天插云,直逼霄汉,听着河水和穿过密林的幽风鸣奏的天籁,一段风云激荡的千年故事让我有了朔流追问的感慨。
就在这些竞势而上的高耸险峰里,有一座显得卓尔不群。它外形酷似毛笔,上面苍柏蓊蔚,但无法掩盖千奇百态的怪石。有人介绍说,这就是“神笔峰”,是马良作画时留下的。我倒觉得,这么一支神来之笔,只能是巧夺天工的大自然留下的,也只有大自然的如花巧手,才能用此笔在苍茫大地上,挥毫下贵清峡如此绝伦无比的山水仙境图。有一首诗正是对神笔峰的赞美,“一柱入青天,巍巍不可攀。若得神力助,挥笔洒江山。”和实物相比,这首诗就逊色无味多了。但也可以看出,当年对山吟诗的人语言是多么乏力于表达,却丰富于激情。
再往里趔趄而行,便到了试胆石。顾名思义可知此石之险。原来此路未开之前,人们是在这块石头上凿出坑穴攀缘而过的,有胆量的人可以在有惊无险的攀爬中通过,胆小的只能“望石兴叹”了。
相对于这些拦路虎一样的狰狞山石,沿山势一路奔泻的水就活泼多了。它们在乱石堆里欢快激越,溅玉撒雪。但在一处不远的平缓之地又凝成碧泓一汪,泛着匀称的縠皱。观水启智,尤其是面对如此真淳的水,如此率性的水,如此透彻的水,更能让一颗茅塞于俗尘的心灵得到顿开的快慰。
一路跋涉,我们口渴难耐,正在考虑如何寻找干净的水源时,看见杂树遮掩之中,上书“鸳鸯泉”的牌子赫然闪进我们的视线。一个“泉”字让我们狂喜不已,并步冲过去。除了一解口渴之苦,关键是想一探究竟:这里是真的有鸳鸯还是有什么情意缠绵的爱情故事。近处一看,原来是在路旁并列着两汪清澈见底的泉水。泉底是色彩缤纷的鹅卵石。看着这一双安静温和的眼睛,我实在不忍心划出一丝波澜。但那胜于琼浆玉液的泉水是那么深情地诱惑着我焦渴的嘴唇。我轻轻地,像是不敢惊扰一个梦境似的掬了一掬水,送进嘴里,一股野性的冰凉直冲脑门。这让我想起在禅殿寺喝的泉水。同样刺骨的冰凉,同样的清冽,但却有不同的口感,或者说是不同的心理感受更为贴切。尤其是“鸳鸯”二字就让此水带上了禅殿寺的古雅脱俗所没有的红尘缠蜜。坐在泉边,看着圆滑的鹅卵石在掬水时激起的微波里晃荡,我很想为这对“鸳鸯”量身裁衣编制一个美丽缱绻的爱情故事。但在泉水又归于平静之后,我打消了这个粗俗的念头。也许,一切凭空浮生的故事哪怕多么感人,都是对它们毫不掩饰的纯净之美的亵渎。它们如此娴雅的神情和不离不弃的长相厮守,不是比一个虚幻的故事更让人心旌摇晃吗?
我们还想继续往里走,去看看通向山顶的千层天梯,但天已迟暮,游人渐少,我们只能默念着还未一睹真容的景点,沿原路返回。这条长达8公里多的峡谷,因其山险水美,珍禽异兽,妙境天成而颇受世人赞美。对于它蕴藏在长廊似的峡谷中的大美风景,我们此行只是知其皮毛。
这么一处人间仙境,留给我们的不光是一次惊呼喝彩,更多的是游玩之后的恋恋不舍。像我,无法摆脱意犹未尽的眷恋,将会成为我下次陶醉在其山其水的最佳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