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空”种类齐 白鹭 鬣羚 娃娃鱼
救助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天水晚报
2020年11月27日
山川林木葱郁,空气洁净清新,河湖鱼翔浅底。近年来,随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一大批野生动物纷纷来天水“安家”,一些受困、落单或受伤“落难”的野生动物还误闯居民聚居区、工业区、学校等场所,被市民发现得到救助。
今年以来,本报在野生动物救助方面的相关报道已达10余篇,3月23日报道的《厂区闯入不速之客/警民帮助鬣羚回家》、5月8日的《受伤赤麂跑进村民家/森林公安成功将其放归山林》、6月29日的《受伤麝香鹿闯入甘谷一小学/民警及时救治并移交林业部门》、9月18日的《身长近一米 体重约七公斤/村民发现特大娃娃鱼》……这些救助野生动物的事件,都是普通市民在家中或是户外意外发现的,他们选择通过各种渠道将情况反馈给森林警察或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使野生动物及时得到救助,重新回归大自然。
在广泛的宣传报道下,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在增强,越来越多的市民以及相关部门参与到了保护救助野生动物的行列中来。据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丁站长介绍,从2018年至今,我市市民共救助野生动物60多只,主要有雕鸮、猕猴、白鹭、鬣羚、大王蛇、夜鹭、红隼、天鹅、红嘴蓝鹊、红腹锦鸡等。
记者手记
“现在野生动物能与人类近距离接触,说明我们天水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采访中,不少市民如是说。
近年来,我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紧抓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不放松,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野生动植物资源明显增加,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加强。通过狠抓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整体谋划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据我市林草部门截至今年7月底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市森林面积754.66万亩,森林覆盖率36.45%,较全国21.66%和全省11.33%分别高出14.79和25.12个百分点。2019年,剔除沙尘影响,全市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6.4%;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11.8%;环境空气优良天数347天,同比增加22天,优良率95.1%,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一个个含金量十足的数字,见证了天水儿女植绿、护绿的生动实践,彰显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生态环境日益变好的同时,野生动植物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市林草部门统计,我市现有野生动物79科207属257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8种,主要有金雕、金钱豹、梅花鹿、云豹、猞猁、玉带海雕、草原雕、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0种,主要有红腹锦鸡、蓝马鸡、红脚隼、长耳鸮等,还有野猪、白鹭、苍鹭、翠鸟等209种“三有”动物都已在我市“安家落户”。下一步,我市将通过加大林业法规政策的宣传、执行力度,严厉打击盗猎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繁衍地,绘就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闫蓉芳
警民联手 救助白鹭
时间:3月17日下午5时许
地点:麦积区社棠工业园区
事件:天水星火机床公司党群工作部接到公司员工电话,称一只似鹿似牛的动物闯进了该公司生产厂区,公司立即将此事报告给了森林公安等相关部门。据甘肃省小陇山林区森林公安局民警胡广业介绍,经勘查,发现这个不速之客是鬣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随后,民警将它安全送归山林。
时间:5月5日
地点:清水县陇东镇
事件:清水县公安局陇东派出所民警陆续接到辖区过往车辆车主反映,一野生动物在公路上活动。接警后,民警赶到现场,看到一个野生小动物在车辆之间溜达。后通过国土资源局林草人员确认,该野生动物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麋鹿。随后,民警在林草人员指导下,与众多车主深入林密区域放生了这只麋鹿。
时间:6月24日
地点:甘谷县新兴镇刘家村小学
事件:甘谷县公安局渭阳派出所接到刘家村小学工作人员电话,称在学校院内发现一疑似受伤的鹿科动物。经甘谷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初步鉴定,这只野生动物是麝香鹿,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宁夏、安徽、四川、西藏、云南北部及贵州山区,在天水地区出现实属罕见。随后,受伤的麝香鹿被安全移交给甘谷县林业局。
时间:5月3日15时许
地点:张家川县龙山镇榆树村
事件:张家川县森林公安分局值班民警接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指令,龙山镇榆树村一村民称自家院内跑进一只野生动物,经与县自然资源局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联系,野生动物保护人员进一步确认其为“三有”保护动物赤麂。经过村民精心护理,赤麂身体复原良好,5月4日上午,森林公安分局民警在关山林区将赤麂成功放生。
本报秦安讯【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王晓华】 11月17日中午,秦安县公安局安伏派出所与森林公安民警、杨寺村村民联手救助一只受伤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鹭。
当天上午10时30分许,安伏派出所接到村民杨某报警,称他在安伏镇杨寺村河畔地里干农活时,发现一只翅膀受伤不能飞的“大白鸟”。
村民还告诉民警说:“这几年我们锦带峡这里生态环境变好了,经常有野生鸟类出没。”
接到报警后,派出所民警通知森林公安一起赶赴现场,在村民杨某家发现一只体型中等、通体白色、黑爪的“大白鸟”蜷缩在角落,“大白鸟”移动缓慢,驱赶时,也一动不动。随即,民警小心翼翼地将这只“大白鸟”放入笼子里。仔细查看后,民警发现这只“大白鸟”一边翅膀受伤,翅膀上还有血迹。随即,森林公安民警对其进行了包扎救治。
后经森林公安民警辨认,这只鸟儿是黄嘴白鹭。黄嘴白鹭是珍稀鸟类,因其自我防御能力差,很容易受伤致死。由于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属易危物种,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目前,森林公安将受伤的黄嘴白鹭带回救治。
时间:9月13日晚
地点:麦积区马跑泉镇什字坪村附近的颍川河河道
事件:什字坪村村民尹补恩在村子附近的颍川河河道内闲游时,发现河道内的一个水坑中有东西在晃动,他立即过去查看,发现水坑中竟有一条身长近1米的娃娃鱼在游动,后经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测量,这条娃娃鱼身长93公分、体重达到6.8公斤,是迄今为止他们救助的最大一尾娃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