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凤山
天水晚报
2020年11月27日
凤山全景
生态景观
“天地大观”方圆门
□李 春 李 璇
《秦邑赋》龙凤碑
享有“羲里娲乡”“陇右小邹鲁”美誉的古成纪秦安,山多雄浑厚重,而凤山则小巧玲珑,钟灵毓秀,它是从大地湾附近的九龙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其形似凤凰雄峙秦安县城,故名凤山。
多年来,我多次穿行在周边县城,但均因有事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归。所以想好好欣赏一下秦安的美景,了解古成纪的民俗风情,成为心中的愿望。
正好一次机会,让我饱览了秦安凤山的美丽与神奇。这座形似凤凰的山,它拥有甘肃省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是一处集传统、宗教、民俗、建筑、雕塑、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我们是从凤山的后山直接上山的,第一站游览的是太平堡。太平堡在清代孙海《秦安县志》中称为天齐堡,当时堡与旧城墙连成一体,位居险隘,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成为秦安县城的防御要地。站在太平堡居高临下,秦安县城全景尽收眼底,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正在崛起。在邀月亭旁,使人不禁想起了李白满怀深情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宅天水之北隅,漾龙石而奎联。愤金氛之忽炽,慨宋祚之稍迁,郡犹扼于雄武,砦分峙与秦巅。陇南分乎麦积,秦北割于长山……”站在龙凤碑前,我吟诵着明朝胡缵宗撰写的《秦邑赋》,一字一句,大气回肠,如笔走春风,潇洒得当,引人入胜,诗情画意之感,脱碑而出,向我拥抱而来。
站在“天地大观”门前,我发现了一幅精彩夺目的画中画:只见蓬莱阁映照在圆门之中,恰似一幅九天胜景,美丽得让人为之震撼。我马上蹲下拍摄,但就是无法拍摄到蓬莱阁顶,于是我便躺在青石地板上,拍下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照片,立即起名《圆中蓬莱阁》。
我喜欢旅游,喜欢摄影,更喜欢了解每处景物背后的文化。所以每到一个旅游景点,就想了解它的历史文化。
据了解,凤山占地面积约1150亩,泰山庙至今现存殿宇41座,山上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柏有32棵,石碑12块,明清时期至今的秦安名人和全国书法名家为凤山题写楹联牌匾41副。
凤山古建筑群依山负势、匠心独具,依次建在自下而上的九个台阶之上,保存了元明清以来各个时代的建筑。其主体建筑三清殿、玉皇殿、雷神殿、无量殿、东岳殿和凤山之首的财神殿均建于山脊中轴线上,布局对称,各主一院,为山之主建筑,风格多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建于乾隆十四年的蓬莱阁,成为凤山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和秦安的文化象征。
灿烂的文化,往往是从厚重的历史长廊中而来。秦安凤山的历史厚重,不仅仅是它的山形如凤凰展翅,它的文化内涵更是光彩夺目。
积淀和承载着秦安深厚历史人文的凤山,以飞翔跃动的姿态俯瞰着秦安县城,是秦安人文化精神的象征和超越宁静安详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