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丈量”行动绘制大秦岭“边际线”
天水晚报
2020年11月30日
为了完成上述神圣使命,本次“丈量大秦岭”主题文化传播行动采取沿途举办分类活动、交流互动、实地讲解、现场科普、采集水样、专家文库、传播互动的方法进行,将沿途“丈量”点社会和自然科学内容与秦岭山系文化传播相结合,以点带面引导人们认识秦岭。“丈量大秦岭”行进期间,先后在天水麦积山举办了“秦岭·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对话、在西倾山东界举办了“遥望白石山”科普讲座、在哈达铺举办了“秦岭与红色旅游”交流、在剑门关开展了“秦岭蜀道文化”对话、在丹江口举行了“南水北调”讲座,在桐柏山下举行了“月是秦岭圆”中秋联谊、在函谷关进行了秦岭道教文化交流、在潼关进行了秦岭矿产资源交流、在悟真风景区开展了秦岭终南山文化对话、在秦岭主峰太白山下举办了“大秦岭人文与自然的体验对话”等,交流、科普、活动等始终伴随着“丈量大秦岭”沿途的全过程。10月1日,“丈量大秦岭”团队在丹江口国家水源涵养地举行了“向祖国问好”全媒体传播行动,团队和各领域代表手持庄严的国旗,祈福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秦岭山水常青的声音传遍了大江南北和整个秦岭山系。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视察时提出了秦岭是我国“中央水塔”的概念。为了宣传秦岭水文知识,引导人们更好地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和水利资源,“丈量大秦岭”主题文化传播行动首次开展了采集“秦岭之水”活动项目。
作为长江、黄河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地,莽莽大秦岭发源了无数河流,秦岭山系内江河纵横,大小江河万千,长江与黄河最大的支流均发源于此。“丈量大秦岭”团队先后走进定西渭源县鸟鼠山渭河源、汉中宁强县汉江源、河南湖北界山桐柏山太白顶淮河源采集“秦岭之水”,又在沿途中采集了洮河、南洛河、丹江口、黄河渭河北洛河交汇的三河口之水,联合各方采集了嘉陵江交汇点、白龙江、汤峪河之水,每一次采水过程都严格登记了地点、海拔、气温、时间等技术参数,并作严格保护措施。10月5日上午,当这些“秦岭之水”首次在主峰太白山下展示时,引发了各方广泛关注,也创造了秦岭“中央水塔”之水首次采集和公开展示的历史记录。
据负责本次“丈量大秦岭”总策划任务的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介绍,他们正在与专业单位陕西地矿集团研讨,准备利用“秦岭之水”制作专用纪念品,其目的是让更多人能够认识“秦岭之水”,保护好秦岭水源地。
为了圆满执行和完成具有深远意义的首次“丈量大秦岭”壮举,策划单位与有着“秦岭通”之称的作家王若冰曾二十余次协商线路安排,按专业和阅历逐一选拔参团人员,先后在西安、天水等地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并精心设计制作了具有“秦岭通牒”意义的特别“护照”,赶制了纪念折扇、专用手册、统一服装等。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大力支持下,9月17日召开了“丈量大秦岭”团队视频见面会,明确了全团专业学者的参团任务和分工,至此,筹备工作从活动、项目、团队延伸到了参团人员分专业和领域细化准备。
9月24日起,参团人员开始集结,沿途科普和活动需要的各类图表、仪器、物料等源源不断地从各地向西安集中。9月26日全体团员会合时,每个人都精气神十足,面对未来行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大家都表现得非常自信。
(文/丈量大秦岭新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