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版

05版:晚报五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09版:晚报九版

10版:晚报十版

11版:晚报十一版

12版:晚报十二版

13版:晚报十三版

14版:晚报十四版

15版:晚报十五版

16版:晚报十六版

返回 2021年02月09日

大鸨误触高压线栽倒河畔爱心接力救治助其回归自然

天水晚报      2021年02月09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蔚军平】一只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的大鸨误触高压线受伤后,经过好心村民、有关部门40多天的爱心接力救护,于2月1日将康复的大鸨在清水县邽山生态园成功放归大自然。
  2020年12月18日,清水县丰望乡丁环岭新村村民王世虎在河边放羊时,发现了一只误触高压线后受伤掉落在河边的大鸟。王世虎告诉记者,当时他跑到高压线下面时,只见大鸟的胸部受了伤,正在流血,处于昏迷状态,他急忙给大鸟喂了水喝,大鸟的状态才稍有好转,但全身依然软弱无力无法站立。平时就非常喜爱动物的他,根据这只大鸟的特征,通过手机上网查询到这只鸟极有可能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随后,王世虎与清水县自然资源局取得了联系,经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现场确定,这只大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
  12月19日,清水县自然资源局将大鸨送到了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后,该中心委托天水市动物园暂时管护受伤的大鸨。大鸨被送到动物园后,市动物园工作人员对大鸨的受伤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其伤口进行了处理,对它的活动状态每天都要观察好几次,饮食方面以玉米面、辅料为主。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养护,受伤的大鸨逐渐康复。
  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大鸨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等级,有“鸟类大熊猫”之称。为此,市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专门邀请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立勋教授等省上专家前来指导和确认养护工作。据专家介绍,大鸨在我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相当丰富的,经常可见到数十只的大群,但近年来,数量已经变得相当稀少,目前总数仅有1000余只。
  经过市、县两级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对大鸨康复情况进行检查,大鸨的伤口已经愈合,确认其状态良好后,于2月1日在清水县邽山生态园举行了大鸨放飞仪式,清水县自然资源局还为王世虎颁发了荣誉证书,对他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给予表彰。
  王世虎告诉记者,万物皆有灵,这只大鸨也是这样,那天当他亲自抱着大鸨将其放归大自然时,大鸨立在他面前,高昂着头与他对视了10多秒后才离去,似乎在向他致谢道别。
  记者了解到,大鸨作为典型的草原鸟类,目前全球仅存29700多只,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