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打烊 香菇生产忙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王晓馨 马 放
天水晚报
2021年02月18日
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而在清水县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里,却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伴着轰鸣的机器声,这里的香菇菌棒加工按下了生产快车键,场面井然有序。
“工人们加班加点的生产,就是为了天水老百姓能及时吃上香菇。”清水县农发公司董事长张伟对记者说。
“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是县农发公司投资兴建的‘五园一中心’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建项目。”张伟向记者介绍,该项目是清水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借助天津市河北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东风,建设的集菌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扶贫项目。园区总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6000万元。天津市分两批投入资金2331.64万元。
“园区探索‘土地流转挣租金、入股分红挣股金、园区务工挣佣金、稳定就业挣薪金、从事生产挣现金、产品销售挣资金’六种带贫机制,带动3个贫困村建立香菇种植基地,吸纳8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300余人参与产业建设,实现产值1200万元。”张伟告诉记者。
高多庄是清水县白驼镇杨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来到食用菌示范园工作近两年,收入稳定,生活有了大变样。“在这里工作,可以做到工作、家庭两边顾。如果算上加班费,一个月能拿到4000多元的工资,除掉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还有余头。以前生活条件差,总觉得孩子小时候有点亏欠,现在日子没那么紧张了,孩子喜欢的衣服就会尽量买给她。”高多庄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今后,园区要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联合发展路子,把已建成的60个大棚承包给贫困户,让他们自己独立经营。园区负责提供菌棒、技术、服务、收购、销售和产业链维护,让贫困户实现零门槛、零投入、零风险,每年实现收入3万元左右,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张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