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佳节就得管住嘴迈开腿
健康过春节需注重饮食健康
天水晚报
2021年02月18日


少食多餐健康饮食
每逢佳节,一定要做到吃动平衡,也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做到这一点也要因人而异。
节日期间,超重、肥胖人群要努力做到每日摄入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高血压患者应做到低盐饮食,减少各种加工类食品的摄入。糖尿病患者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避免餐后高血糖和出现低血糖。痛风患者切勿暴饮暴食,否则极容易引发痛风急性发作。高甘油三酯患者不要吃饱喝足后倒头大睡,以往春节假期都有重度胰腺炎患者入院抢救,多半是因为连续几天大吃大喝引发的。老人和儿童更要注意节日期间的饮食起居、劳逸结合,外出时注意食品安全。
另有研究机构综合分析了不健康饮食行为,如吃生食或吃未煮熟的食物、吃野味等与食源性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指出,有人喜欢吃生食,如生吃、腌吃、醉吃一些水产品等,还有在“物以稀为贵”的观念指导下,认为野生动植物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和滋补作用,也有人认为食用昂贵的野味或生海鲜等,似乎更“有特色”“上档次”。
但是,这些饮食行为存在着健康隐患。生或半生的食物、野味中都是病原体生存的好地方,比如寄生虫、细菌、病毒等。
了解自身体质调整食谱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团聚、走亲访友,节日食品丰富,饮食少不了大鱼大肉,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往往引起疾病。那么春节期间老年人的日常饮食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首先当然是少吃油炸、烧烤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八分饱是最好的状态。春节期间餐桌上的美食相当丰富,油炸食品也多,但高温烧烤、油炸会改变食物原有的营养成分,急速加热食物会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老年人肠胃虚弱,大量食用油炸食物和暴饮暴食不利营养的吸收,甚至损害胃肠道健康,导致消化不良、肥胖、脂肪肝等病状。
美食多,更要注意细嚼慢咽。 狼吞虎咽的吃饭方式容易导致体内食物堆积,肠胃超负荷,肠道蠕动速度减缓。长此以往,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导致各种肠道疾病的发生。细嚼慢咽有助让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和吸收,而不停留在肠道中造成堵塞。
节前屯积的年货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无论是从超市还是市场购买的农副产品,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及保质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此外,合理膳食搭配,不要只顾着餐餐吃大鱼大肉,肉类、蛋类、蔬菜、水果、五谷都要合理搭配。还有不要贪吃野味。春节期间总有人想买些平时吃不到的野味换换口味,但市面上私自售卖的野味没有经过相关机构的卫生检测,可能会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等。
老人的咀嚼消化能力比较弱,春节期间子女孝敬,往往劝老人多吃,但如果老人吃得多、吃得急都可能引起肠胃不舒服,进而引发其他患病。所以节日期间,子女要像照料孩子一样照顾老人,少食多餐,均衡营养。
还有重要的一点:少饮酒。亲友团聚难免要喝酒助兴,但饮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酒量和身体状况适可而止,以免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麻烦。
(据本报综合消息)
安康谱
■逢年过节,很多人都难免大吃大喝。喜庆的日子里,家人团圆、朋友聚餐,心情一欢畅,老年人也难免多饮多食。但对老年人来说,年节期间,一定要管住嘴,健康饮食,保证自己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
■节日期间,要尽量做到规律生活,合理膳食,尽量避免熬夜、暴饮暴食、劳累过度等,以减少心脑血管和胃肠道等疾病的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病患者,节日期间要按时服药,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争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