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09版:晚报九版

10版:晚报十版

11版:晚报十一版

12版:晚报十二版

13版:晚报十三版

14版:晚报十四版

15版:晚报十五版

16版:晚报十六版

返回 2021年05月07日

西汉成纪县令李尚

天水晚报      2021年05月07日     




  □安俊维

  我们都知道李广是一代名将,他的先祖李信也是一代名将,不过李广的父亲李尚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文官。在西汉惠帝、文帝时期,他曾担任过陇西郡成纪县令。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记载,李尚祖父李仲翔曾任河东太守、征西将军,阵亡后,赠太尉,葬陇西狄道东川。李尚的父亲李伯考,曾任陇西、河东二郡太守。李尚任成纪县令后,迁徙至成纪。李尚之子李广,即西汉威震匈奴的“飞将军”。李尚居成纪,为陇西成纪李氏之源。
  在西汉时期,汉武帝以前的官吏人数较少,武帝之后大为增加。西汉初年各级官员的俸禄是以石(量器名,十斗为一斛,一斛等于一石)计算的,但每月领取时,又折合成钱。当时九卿(相当于今天的部长)每月的月谷为180石,折合为钱即4万钱。当时汉承秦制,人口超过万户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的则设“县长”。成纪县属于人口超过万户的大县,所以设县令。县令的月俸是50石,一年的俸禄是600石。有人按当时的生活水平测定,认为九卿(部长)的工资可养活56人。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衡量,那么作为成纪县令的李尚可养活约15个人,这包括他的家眷,也包括他招聘的成纪县衙的胥吏、杂役。
  当时的成纪县在战国时已经设县,地理范围为现在的静宁南、秦安北部地区,有长离水(今葫芦河)流经县境,森林覆盖率比现在要高。李尚担任成纪县令时,成纪作为县一级建制已经100多年了。它曾是秦国的中心统治区,又有很多胡羌少数民族。汉族有老秦人、从楚国等地迁徙来的大家族,如上官家族、权氏家族等。陇西李氏是老秦人的一支,属于秦国的“世卿”。成纪一带胡汉杂处,但以汉族人口居多,这是我们后世的学者根据名称推断出来的。因为西汉有专门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道”,和县同级。如果成纪这块地方胡人居多,就不会设置县了。由于胡汉杂处,所以此地民风骠勇强悍。
  作为县令,李尚得听从西汉朝廷和陇西郡郡守的命令。在他负责的辖区内,他享有高度的行政权力,还肩负着治安、平息小股叛乱的责任。当时西汉政府征兵主要由郡守和都尉负责完成,但是县令要在每年8月参加一年一度的军事训练考核工作。
  在成纪大地这片半农半牧的地方,李广和他的堂弟李蔡都曾是飞驰的少年,纵马驰骋在山原谷地打猎,他们继承了家族传统,各个弓马娴熟。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李广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从军击胡。也就是从这一年起他离开了秦安,戎马倥偬、守关戍边,一生经历了大小七十余战。在漫长的军事生涯中,他也曾担任过陇西都尉和陇西太守的职务,曾短暂回到过故乡。纵马奔驰的身影依稀相似,只是须发逐渐由黑转白,少将逐渐成了老将。
  由于史料的匮乏,我们无从知晓李尚的生卒年月及更多的事迹。我们能够肯定的是,由于李尚担任过成纪县令一职并落户在成纪,使得“陇西成纪”成为李姓的郡望,并因李广、李蔡、李陵等名将而熠熠生辉。

人物志
葫芦河,古称“长离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