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报

05版:晚报五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09版:晚报九版

10版:晚报十版

11版:晚报十一版

12版:晚报十二版

13版:晚报十三版

14版:晚报十四版

15版:晚报十五版

16版:晚报十六版

返回 2021年05月28日

追忆一位深爱着故乡的老人

天水晚报      2021年05月28日     


  □ 毛晓春

  百度输入任法融捐赠,会出来一长串的词条。每一条新闻,最少的捐赠数目也是五位数。网页最上面的是:
  2010年8月29日,中国道协会长任法融捐款100万元惠泽天水残疾儿童。
  2019年12月15日,任法融向楼观镇中心幼儿园捐赠15万元。
  2019年12月4日,任法融为楼观新镇小学无偿捐赠105万元。
  2019年11月28日,任法融向周至县捐赠爱心善款53万元,修建扶贫慈善桥,资助贫困户。
  2019年8月20日,任法融捐款100万元,由周至县扶贫协会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发放给应届贫困大学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2019年5月3日,任法融给凤凰山第三十五届文化庙会捐款10万元。
  2018年5月17日,任法融向周至秦腔剧社资助20万元。
  ……
扶倾济弱 致力公益
  他所捐助的慈善救助资金据不完全统计已达1亿元,仅教育助学就有600万元。先后资助了千名贫困大学生迈入大学校门,为2000多名孤残儿童和留守流动儿童送去温暖。他曾捐建的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许多学生如今已经毕业,开始为社会作贡献了。2014年,任法融为陕西省周至县的10名贫困大学生捐资40万元,他还曾多次在陕西、甘肃等地饮水筑渠、建桥修路,捐资修建养老院、福利院等。
  任法融曾说:“人生在世任何东西都不是自己的,名誉、钱财皆为身外之物,人们不可没有他们,但取之有道,得知有理,享之有量,不可贪之过甚。”
  我有幸拜访过任法融几次,他身边的人常说,老人只要是家乡来的人,都会像远嫁的媳妇见到娘家人一样亲切,而且是有求必应。几乎去找他的人都是有各方面需求的,要么是家里有事寻求心理安慰,要么是家乡遭灾需要物质帮助,或者要上学的,村里需要吃水的,道路难行需要修路的……
  任法融对每个来的人都能做到有求必应,甚至在家乡流传着,只要家乡人去带一坨凉粉,买几个油圈、带几斤杂粮荞面,他就会高兴的如孩子般哈哈大笑,给身边的人炫耀说这是家乡人给他带来的。不但会给来人写字,还要给路费。
  我曾亲身感受过他的这种家乡情结——
  凤凰山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也是任法融梦魂牵绕付出巨大心血的地方。我记忆中凤凰山的庙宇建筑,也就山顶一座庙院,破旧的正殿和偏殿仅有几尊塑像。低矮的山门外是一个小广场,山门对面有座小小的戏台。后来由于出外谋生,几年未回老家,有一年回到凤凰山,竟被凤凰山焕然一新的雄伟建筑震撼了。为了庙会游人的安全,戏台也移建到了山下。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人山人海的场面,让我想起天水新阳镇另外一位已故国学大师写的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寂寞千年金凤凰,而今展翅正飞翔。”
  是的,正是任法融的倾心付出,这“寂寞的金凤凰”才活了,才“展翅飞翔”了。
  有一年,我主持召开凤凰山东岳地域文化研讨会,八十多岁的任法融不但前来参加,还静静听大家讲了一个小时,接着自己又讲了一个小时。最后,年事已高的他,还是在大家劝说下才离开的。
  这就是任法融,一位有着浓郁家乡情结的老人。
道通古今 精研道意
  任法融喜读道书,且勤于著述。他先后著有《道德经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等著作,风行海内外,广受推崇。2012年,这三本书的修订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增补了新的内容,并对原稿中的疏漏进行校订。在《道德经释义》一书中,任法融谈天道、谈世道、谈人道,处处体现出他的超脱与睿智。他之谈人道、天道和世道最终要指向人道,即作为个人存在的人如何遵循道而获得生命之永恒。《道德经》为我们指出了阳光大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周易参同契释义》,也是任法融的一部重要著作。东汉时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被誉为“万古丹经王”,是一部探索人体内在奥秘,破译生命密码的旷世奇书。《周易参同契》体系所依托的是中国古老的宇宙全息理论,涉及的学科颇广,内容包罗宏富,思想博大精深。任法融结合自己多年对道教养生理论的长期研究,对《周易参同契》学术体系作了全新的破译和通俗易懂的阐释,写成了《周易参同契释义》。
  这就是作为道家学者的任法融。
智者无为 道法自然
  在已故著名评论家雷达家中的墙上,满屋仅挂着一张字画,就是任法融的。记得有一次和雷达闲聊,我说:“在全国你认识那么多书法大家,为什么一幅都没有挂,单单挂了我们老家任法融道长的字。”雷达笑着告诉我,一是家乡情结,家乡能有这么一位大人物他觉得自豪。二是他觉得任法融的书法与众不同,真正体现了道家所谓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他的字别人是写不了的”,这便是雷达对任法融最中肯的评价。
  我以为,任法融的书法有其独特的个性,这和他特殊的居住环境有很大关系。他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和得天独厚的碑石资源,用心揣摩唐代欧阳询书写的《大唐宗圣观记》、唐代苏灵芝书写的《老君显见碑》等近百通碑石,心追手摹,流连忘返。特别是他可以天天阅读欧阳询的书法名碑《大唐宗圣观记》,并结合原来临习《九成宫醴泉铭》的心得体会,对欧阳询的书法结字有了深入的理解。任法融阅读历代名家碑帖,注重每个字的点划结构和落笔、运笔、收笔之间的气势贯通,体会名家书法的结构布局,学习前贤大家的风范,完成了书法技术层面的拓展和奠基,使他得到深厚的书法学养,眼界大开,风格逐渐形成。
  这就是任法融书法和他的人一样具有独特魅力的所在吧!
  对于这位老人的离去,我有着无尽的哀思,对他有着写不完的千言万语。最后,我就仅以陪他在天水一天的行程记录,来表述他浓浓的家乡情节和我对他离去的怀念。
  2019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早晨,7点半我们走进房间时,任法融已在客厅沙发上端坐等候大家。随后,餐厅用餐。八点,乘车出发前往凤凰山,行程四五十公里。上山,从凤凰山山顶小广场下车,在众人簇拥下参加祈福大典仪式。移步祈福堂,之后,为雷达碑文石碑举行揭碑仪式,在民政部原副部长陈虹为凤凰山书写石碑前举行揭碑仪式。10点左右下山到戏场观戏,12点半下山在村里亲戚家看望亲戚,20多分钟后到乡上参加慈善捐助仪式,在凤凰山南麓半坡酒庄视察。下午3点左右,赶去新阳镇坚家山查看他出钱捐助修建的人畜引水工程。下午五六点,赶回市内见家乡拜访的各界人士,10点半还未归宾馆。他的助手曾心疼地说:“每晚回来脚都肿得像馒头一样,得用热水敷几次。”
  这就是一位八十多岁老人在家乡的一天行程,记述虽然枯燥,但却震撼人心。记得任法融第二天见我开玩笑说:“你这个娃,知道不,都需要帮助,回一趟家二百多万就没了,不过,这个家我还是愿回呀!”
  这就是任法融,学者的任法融,慈善家的任法融。

                ■■■
任法融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