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版

05版:晚报五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09版:晚报九版

10版:晚报十版

11版:晚报十一版

12版:晚报十二版

13版:晚报十三版

14版:晚报十四版

15版:晚报十五版

16版:晚报十六版

返回 2021年06月01日

轻信花言巧语

我市四人落入电诈圈套

天水晚报      2021年06月01日     




  5月28日,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发布了5月21日至27日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对发生在我市秦州区、麦积区以及甘谷县的4起投资理财类、冒充熟人(领导)类的被骗案例进行预警,再次提醒广大市民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投资理财类被骗案例
冒充熟人(领导)被骗案例
  案例一:
  今年5月22日,家住麦积区的李先生报称,4月22日,他的微信好友将其拉进一个名为"蒸蒸日上7005"的微信群中,该群每晚20时都会有所谓的“导师”直播授课,听了几天直播后,李先生开始在“导师”推荐的名为“某投资”的APP购买股票。最初,李先生充值的25000元每天都会产生收益,4月27日,为了验证该平台的安全性,李先生往该平台充值166650元后进行提现操作,发现可以提现,之后李先生对该平台的真实性深信不疑,随即又充值了332476元,直到5月21日,李先生多次提现,发现提现失败,才意识到被骗,共计327476元,便选择了报警。
案例二:
  5月25日,家住甘谷县的安先生报称,4月9日上午,他的朋友将他拉进一个证券投资的企业微信群,随后群里有一陌生人发消息称:“下载‘某证券私募’APP并实名注册,便可提现1000元。”安先生看到该消息后便下载注册了“某证券私募"APP并成功领取了1000元,之后,安先生开始在该平台操作投资股票,对方要求安先生添加他们的企业微信用于为其提供打款账户,最初投入的几笔资金都有了收益后,安先生便相信了对方。5月24日,安先生账户余额显示为35万余元,但在提现时对方要求安先生转账50000元用于提高打新中签使用率,转账成功后,对方又以安先生违规操作需要解冻费为由,让其继续转账70000元,这时安先生才意识到被骗,共计182576元。
  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民警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在投资理财时务必谨慎,切勿相信所谓的“理财专家”“金牌导师”,如遇到加好友拉你进股票、虚拟货币投资群的一定是诈骗,坚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投资者对超高收益投资要保持戒心,不要被暂时的高利率迷惑双眼,切勿相信只挣不赔的“买卖”,避免落入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陷阱;不要向陌生个人账号汇款转账,向平台注资时要多方验证是否合法正规。一旦遭遇诈骗,保存好汇款或转账时的凭证,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案例一:
  5月23日,家住秦州区的赵先生报称,5月22晚,他收到单位领导发来的微信好友申请,就添加了对方微信,次日上午对方给赵先生发来语音电话,在通话过程中,对方的声音一直不太清晰,之后对方给赵先生发来微信消息称,某位领导让其转账,但是不能出现他的名字,所以先将钱转给赵先生,再由赵先生转给该领导,后来,对方索要了赵先生的银行卡账号,几分钟后,对方给赵先生发来一张银行卡转账80000元的截图,对方让赵先生将80000元转至对方所提供的指定账户中,转账成功后,对方又以领导认为转账数目太少为由,让其继续转账,赵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共计80000元,于是报了警。
案例二:
  5月27日,家住麦积区的程先生报称,5月26日下午,有人申请加程先生的微信,当他看到是某镇的党委书记时便同意了对方的请求,在简单问候了程先生几句话后,对方称有个亲戚资金周转不开,自己在开会走不开,让程先生先借给他,程先生便相信了对方,通过手机银行将钱打到对方发来的账户中,之后对方又让其再凑一些钱打到指定账户中,这时程先生意识到不对劲,就打电话和该镇党委书记核实,党委书记称没有此事,程先生意识到被骗,共计30000元,便选择了报警。
  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民警提醒:
  凡接到领导的指令,特别涉及转账、汇款等事务时,应立即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情况;交流中,可以委婉询问对方一些问题,比如单位的人或事,核实对方身份;提高警惕,不要轻信QQ、微信、邮件、短信上的信息,更不要随意点击打开对方发来的陌生链接;如遇此类诈骗,应第一时间拨打96110报警,同时注意保留聊天、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蔚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