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版

05版:晚报五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09版:晚报九版

10版:晚报十版

11版:晚报十一版

12版:晚报十二版

13版:晚报十三版

14版:晚报十四版

15版:晚报十五版

16版:晚报十六版

返回 2021年06月01日

在秦州区齐寿镇

赴一场牡丹花之约

天水晚报      2021年06月01日     


  □张亚军





  齐寿镇位于秦州区东南部,与娘娘坝镇、平南镇相连,距天水市区40多公里,海拔最高处达1950米。镇内有远近闻名的文化名山——齐寿山,古名又叫寿丘、嶓冢山、崦嵫山、兑山等,是西汉水之源头,先秦文明发祥地,中华母亲河长江、黄河之分水岭,有“岳震三江”之美誉。
  牡丹园在齐寿镇廖集村,因举办过牡丹文化旅游节,再加上每年农历三月二十的齐寿山庙会,这个不大不小的园子便远近闻名起来。当地人叫新菜籽湾、新菜籽沟。
  今年气温偏低,微微张开的花骨朵像刚过门的俏媳妇儿般,收敛着本该绽放的花瓣。虽已立夏,但在这海拔较高的山区,气温相比城区还要更低一些,正印证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况。
  下午五点多放学了,吃过晚饭,便邀三五个同事出去散步。从学校出发,沿着廖集村去新菜籽湾的水泥路向东而行。道路两旁的柳树乘着和煦的微风缓缓地摇摆着婀娜的身姿。洋芋、玉米、胡麻等庄稼蓬勃生长,三五成群的燕子从头顶飞过,坡上的山鸡“嘎嘎嘎”叫着从草丛中起飞……
  才一会儿功夫,路上一个急转弯就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世界。远处山坡上雪白的牡丹把两个小湖紧紧地裹在中间,湖周围是五颜六色的鲜花,加上漫山的绿好似一幅泼墨画。
  我们不由地加快了脚步,来到了牡丹园,正好赶上附近四邻八村妇女们自发组织的社火队来唱秦州小曲,她们梳妆打扮,穿着艳丽的服装,头戴鲜花,放声唱着优美的小曲。阵阵歌声回荡,扑鼻而来的泥土味夹杂着阵阵馥郁的花香,真使人沉醉。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里地处乡镇,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也没有穿着汉服的美人走秀,但这朵朵绽放的牡丹反而开得更自在、更灵秀。我们沉醉在这片花海之中,园中的牡丹却完全不屑于理会我们的到来,只顾骄傲地绽放着。
  湛蓝的天空下,白云格外灵动飘逸,一阵风吹过,又送来扑鼻的芳香。
  园子的柴门被一根铁丝绑着,柴门顶上的一块木匾上刻着“百花园”三个大字,由于这几天下雨没人,我们很为自己的捷足先登感到兴奋。迫不及待地透过柴门看去,只见星星点点的花朵似在向我们招手示意。
  园子中间有砖块铺的一条小径,左边是芍药园,芍药饱满的花骨朵就像一个个仙桃,微微张开一个小口,含苞待放,浓绿的叶丛中冒出星星点点的紫红。右边是牡丹园,茂密的叶片犹如佳人的裙琚,袅袅娜娜,流光溢翠。白色的牡丹宛如玉树临风的书生,摇着玉扇,似笑非笑;粉的如同待嫁的闺秀,羞羞怯怯,娇腮绯红;红的好像热情似火的娇娘,热情奔放,香气袭人;紫色的犹如韵致风雅的贵妇,透着神秘……
  在这旷野无人的空谷,它们傲然怒放,我不由想起一个关于牡丹的传说。相传,武则天寒冬腊月去赏花,下诏书命令百花开放,百花仙子莫敢不从,唯有牡丹仙子不惧权威,宁死不开,最后惨遭满园焚烧,贬至洛阳邙山。谁知,牡丹在邙山又扎下了根,来年春天满山翠绿,邙山人喜欢牡丹,家家移种,户户育植。从此一到春天,洛阳的牡丹株株怒放,盛况非凡。
  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坡上、身前身后,到处都是牡丹,让人疑惑此时立足之地难道竟是洛阳不成?我身旁盛开着一大片白色的牡丹,花瓣和别处品种截然不同。和在不远处散步的园主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牡丹竟是用来榨油的油牡丹,其油可食用,具有抗癌的药用价值,还可以制成天然的化妆品。
  在他的指点下,我们还沿着小径来到了一片鲁冰花前。花团锦簇的鲁冰花一簇簇一串串,五彩斑斓,这么美丽的颜色还是第一次见到,不免又想起小时候的儿歌:“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呀鲁冰花……”
  园中还有荷包牡丹、剑兰、百合等等,它们千姿百态,争奇斗艳,让人流连忘返。太阳快落山了,我们只好出了园子,和主人告别。
  风吹麦浪,送来一点凉意。我们沿着沙石铺就的山路盘旋而上,行约十来分钟,就来到了齐寿山脚下。放眼望去,我们此前所游之地尽收眼底。此前嫩绿的田地现在是金黄的,成片成块的油菜花,瞬间又把我们带进花的海洋,花海一浪高过一浪,都可以嗅到丰收的味道。山间一片绿荫,树叶随风舞动,桃杏梨花早已落尽,却又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独自绽放。在这寂静的山径上,风声松涛中,整个人都沉静了下来。
  远离城市的喧嚣,听不到刺耳的汽笛声和喧闹的叫卖声,闲暇之余来齐寿镇,登上齐寿山,什么也不用做,就静静地站立,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必会有足够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