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版

05版:晚报五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09版:晚报九版

10版:晚报十版

11版:晚报十一版

12版:晚报十二版

13版:晚报十三版

14版:晚报十四版

15版:晚报十五版

16版:晚报十六版

返回 2021年06月03日

市一院妇科盆底重建术——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福音

天水晚报      2021年06月03日     

  近年来,市一院妇科接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该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的痛苦。
  那么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市一院妇科专家介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与否取决于是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根据患者不同年龄、生育要求及全身健康状况,治疗应个体化,手术分封闭手术和重建手术。盆底重建手术主要针对中盆腔的建设,通过吊带、网片和缝线把阴道穹窿组织或宫骶韧带悬吊固定于骶骨前、骶棘韧带,也可行自身宫骶韧带缩短缝合术,子宫可以切除或保留。手术可经阴道/开腹(传统术式)或经腹腔镜(新型术式)完成,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子宫/阴道骶前固定术、骶棘韧带固定术、高位骶韧带悬吊术和经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术。通过手术,恢复盆底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缓解盆底功能障碍导致的症状,如患者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引起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尿频、排尿困难、压力性尿失禁等。
  近年来,妇科腹腔镜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尤其是3D腹腔镜的应用,为开展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奠定了坚实基础。自2020年以来,吴京芳主任带领科室团队已开展“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的女性有数十位,患者年龄60-80岁均有分布。该术从盆底前、中、后三个区域对盆底行整体加强重建,使盆底结构恢复正常,以达到功能恢复的目的,具有改善患者尿道、膀胱、直肠以及阴道功能并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率及生活质量。此类手术难度大,要求术者非常熟悉盆底解剖结构、娴熟腹腔镜深部组织分离及缝合技巧。目前市一院妇科已开展的这类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规律随访,初次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第2次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以后每6个月随访,随访率100%。随访内容包括患者主观感觉、常规盆腔检查等,术后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症状显著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方法是治疗阴道穹隆脱垂有效持久的术式,同时能维持或改善尿道、肠道的正常功能及性功能。腹腔镜下骶韧带悬吊术微创、术野清晰,在保留该术式疗效的同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术式安全,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借鉴。(新天水·天水晚报通讯员陈瑞瑞 张康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