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版

05版:晚报五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09版:晚报九版

10版:晚报十版

11版:晚报十一版

12版:晚报十二版

13版:晚报十三版

14版:晚报十四版

15版:晚报十五版

16版:晚报十六版

返回 2021年06月15日

于平凡处见伟大

——天水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侧记

天水晚报      2021年06月15日     
  时间镌刻梦想足迹,历史铭记奋斗功勋。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有无数负重前行的身影,他们如散落在乡村的一束束光,照亮了封闭的山路,送去了致富的希望。他们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了广袤的田野,把功勋留在了美丽的新农村。
  怀揣着胜利的喜悦,6月11日下午,荣获表彰的全市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全市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工作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代表,胸戴红花、意气风发,走进秦州剧院接受表彰。
  “向先进学习向模范致敬”,秦州剧院左右两侧电子屏上,两行整齐的标语提醒众人,谁才是今天的主角。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天水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拉开序幕。
  会议郑重宣告:经过八年艰苦努力,全市现行标准下92.08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6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两不愁三障”目标稳定实现,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当市领导用一个个数字回顾总结我市脱贫攻坚事业实际成效时,会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从基本温饱到吃穿不愁,从不蔽风雨到住有安居,从产业匮乏到百业竞兴……八年间,全市数万名党员干部奔走在大山深处、奋战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生动诠释了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交出了一份重量级的脱贫答卷。
  “杨晨光、杜冬冬、杨仕强、霍有亮,市政府办公室、甘谷县大石镇人民政府……”一个个名字在会场内回荡。
  受表彰代表佩戴大红花走上主席台,从市领导手中接过奖章证书,享受脱贫攻坚伟大征程上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看着并肩作战的同志站在台上,甘谷县礼辛镇下街村第一书记兼帮扶工作队队长马继昌不停鼓掌,想起了自己的奋斗经历。从2016年至今,他把时间和精力都奉献在扶贫路上。如今,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的小山村变成产业兴旺、百姓幸福的新农村,马继昌非常自豪,这自豪既为村子,也为这个伟大的时代。
  “能亲历这场史无前例、载入人类史册的脱贫攻坚战,既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更是我个人的荣耀。”荣获全市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武山县城关镇刘湾村第一书记兼帮扶工作队队长冉育清激动地说,刘湾村这五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71户建档立卡户全部如期脱贫,他和战友们内心无比欣慰。
  脱贫攻坚路上多少艰辛,唯有亲历者心知。对在刘湾村待了五年的冉育清来说,从71到0,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字,每个数字的每次减少,都是他和帮扶队员以及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出来的。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
  在天水的一个个村庄,没有忽然间的华丽变身,有的是一群平凡勤劳的人用八年时间书写战贫的故事。如今,他们坐在会场中,对乡村未来的发展依然信心十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此,我们受表彰的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共同倡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为榜样,持续巩固拓展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发言席上,先进代表宣读“倡议书”,字字铿锵。
  一组组真实数据、一个个扶贫故事、一张张奖状……将天水脱贫攻坚历程变成了一部奋斗史,也为波澜壮阔的八年画上了句号。
  走出会场,阳光热烈,参会先进代表摘下胸前的红花,收起沉甸甸的荣誉,整理衣装,马不停蹄,各自奔赴乡村振兴战场。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马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