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许飞的歌《父亲写的散文诗》
天水晚报
2021年06月18日
第一次听到许飞的歌《父亲写的散文诗》,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歌曲中的父亲,慈爱而温暖,贫穷的日子里,他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时光带走了父亲的青春,父爱的记忆却得以永存,许飞深情的抒唱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父亲那段光阴的故事。
我的父亲,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父亲生于20世纪50年代,正赶上缺吃少穿的年代。父亲是家里的长子,下面有弟妹六人。那个时候,爷爷常年在外,奶奶一个人拉扯着七个孩子,生活异常艰苦。贫困的生活让父亲早早地懂事了,作为大哥,年幼的他便帮着奶奶干活,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们。
父亲上过两年学。他聪明好学,读书刻苦,深受老师们喜爱。有一次,父亲干完农活去上学,迟到了,严厉的语文老师让他站在窗户外面听课。老师讲课完毕,向班里学生提问题,没人能够答得出来。父亲站在窗外,正确地回答了问题,受到老师的赞赏。可是,父亲还是辍学了。他既要帮助奶奶干活,又要照顾更小的弟弟妹妹,老师几次三番到家里做工作,见到他手里拉着大的,身上背着小的,也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
辍学后的父亲,逐渐成了家里的主劳动力。那时候,没有机器,耕地全靠人力畜力。夏忙季节,东方露出第一抹鱼肚白,天刚蒙蒙亮,父亲便开始扛着犁铧赶着老牛,迎着湿漉漉的雾水出发了。犁田耙地、割麦、打场晒谷,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父亲的农活磨炼得样样精通。
父亲生育了我们兄妹三人。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竭尽所能地让孩子们吃饱。得益于父亲的坚持,孩子们都很健康,个头比村里同龄人高出不少。
不善言辞的父亲,不会说大道理,却有着深深的父爱。父亲很严厉,平日里不苟言笑,也不会轻易表达什么。十二岁那年,我在学校里和别人打架,自己腿受了伤。父亲拉着我,跑到对方家里道歉,狠狠地批评了我。在他的观念里,不管别人对错,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回来的路上,看着我一瘸一拐地走着,父亲跟在后面心疼得掉泪,慌忙到村里的小商店里买来零食安慰我。
一生土里刨食的父亲,对生活却无所怨言,充满知足和感恩。初中毕业那年,成绩优异的我,放弃高中选择了师范学校。看着众多的同学走进高中为大学梦而奋斗拼搏,我常常自怨自艾。父亲说,教书育人是神圣的职业,你虽然没有上大学,却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咱家几代人务农,现在出了个教书先生,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在时光的岸边,日子花开花落,转眼间我们长大成人,父亲却渐渐老了。他依然清瘦,头发却已经花白,因为常年风吹日晒而黝黑粗糙的手掌青筋纵横,宛如一棵被岁月磨砺的老树。接近古稀之年的父亲,仍然坚守在他心爱的土地上,仿佛一只守时的候鸟,在四季里飞翔,在二十四节气里穿梭,传统的农活一样都没落下。
小学二年级水平的父亲,不会写日记,更不知道什么是散文诗,可是在我心中,他却是实实在在的作家。他用一生的光阴,在故乡贫瘠的土地上写作,而孩子们,就是他最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