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版

05版:晚报五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09版:晚报九版

10版:晚报十版

11版:晚报十一版

12版:晚报十二版

13版:晚报十三版

14版:晚报十四版

15版:晚报十五版

16版:晚报十六版

A01版:晚报一版

返回 2021年06月24日

“定制”还人情

天水晚报      2021年06月24日     
  □李秀芹

  司大妈家油多为患,怕过期了,说我家人多,送我一桶,替她消灾。
  我一看,还是某品牌花生油,一桶十斤,超市卖一百多元。这人情咋还呀?和老伴商量,给司大妈买啥礼物,排骨还是香肠?实在朋友就得实在礼物,送点实用的比较好。
  老伴想了一下,说,都不太好。司大妈有退休金,生活上没问题,但她老伴去世后,她独自宅居,儿子工作忙,一年也回不来一趟,不如改天请她来咱家吃饭,给她点儿家的温暖。
  老伴这个提议好!朋友间礼尚往来,是为了加深情义,你送我一桶油,我还你一袋米,虽然物质守恒了,但总觉得里面少了点人情。司大妈缺少的是陪伴,向往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烟火生活,我可以送她一餐烟火。
  我提前一天准备好了食材,都是平日和司大妈闲聊中有意试探出来的:北京烤鸭、清蒸鲈鱼、豆腐箱,都是对她胃口的美食。准备妥当后,将家人“清空”,老伴外出钓鱼一日,然后通知子女,家里会友,勿扰。到了饭点,我赶到司大妈家“抓”了她便走,不给她提礼物登门吃请的机会。
  到家后,让她慢饮茶水,我去厨房将菜热好端上桌,老伴心细,还特意采了一束野花插进花瓶,摆在餐桌上。我开了一瓶红酒,我和司大妈慢慢吃,浅浅酌。半杯酒下肚,那些陈年旧事也涌出心头,司大妈谈她年轻时的故事,我话说自己的当年,那些青春过往仿佛就在眼前,聊着聊着,我俩相约下周去司大妈老家看看。一对老友化作翩翩少年,在重温岁月中找回了丢失已久的青春。
  晚上,老伴钓鱼回来,得知我和司大妈约好了家乡游,颇为感慨,也打算请同事老刘去省图书馆旁的咖啡馆喝咖啡。前段时间,老刘送老伴一幅字画,老伴一直未想出回赠啥对等的礼物。请老刘喝咖啡表表心意倒也可以,但何必要跑到省图书馆呢,家门口就有呀。
  老伴说,老刘最喜欢逛书店,一直想去省图书馆逛逛,但他老伴不喜欢看书,一直不愿陪老刘去。这次老伴请老刘喝咖啡,地点定在省图书馆附近,是想陪老刘到省图书馆两日游,看书累了便去咖啡馆坐坐。
  老伴这么一说,我都感觉挺温馨的,约一老友,抛却凡尘琐事,泡在图书馆静享光阴,也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老伴这“礼”肯定对老刘胃口。
  这几天,我受到启发了,也在计划“还”人情。人生七十载,所欠的人情太多了,亲戚的、朋友的、同事的、邻里的,都记在心里,人生苦短,感恩需趁早,我决定根据个人喜好,也一一制定符合他们心意的礼物:陪大姐去看看大海,请老闺蜜去民宿住一天,邀女同事去影楼拍套写真……
  越想越美,不禁莞尔,这些“礼物”也深受年轻人喜欢呀,与其说是还礼,不如说趁身体尚可,也让自己浪漫一把。岁月催人老,但友情万岁永不老,年岁渐长,越知友情珍贵,在一次次“偿还”老友情义中,肯定也能收获朋友馈赠的岁月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