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版

05版:晚报五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09版:晚报九版

10版:晚报十版

11版:晚报十一版

12版:晚报十二版

13版:晚报十三版

14版:晚报十四版

15版:晚报十五版

16版:晚报十六版

返回 2021年06月25日

清水县山门镇

干实事得民心

天水晚报      2021年06月25日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水县山门镇将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尺,着力办好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全镇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日前来到清水县山门镇南山村,一进村口就能看到一条宽阔整洁的水泥硬化路延伸出去,道路两侧鲜花盛开,蝶蜂飞舞。
  据南山村村支书杨文斌说,这条道路是南山村杨庄组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但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给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也阻碍了生产发展。今年4月,山门镇和南山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为民办实事,在原道路基础上新修了一条3.5米宽、320米长的水泥硬化路,6月初竣工并投入使用。
  “以前不仅路面破损,还经常有积水,到了冬天老人、小孩特别容易滑倒,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这次新修道路时,为了解决积水问题,配套建设了320米排水暗渠,同时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和排水不畅的问题。”杨文斌说,在新修的主巷道上还配备了10个垃圾桶,今年以来村里的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
  与南山村曾经“出行难”相比,山门镇高桥村部分村民曾遭遇的“吃水难”问题更是迫在眉睫。
  “虽然村里通了自来水,但村民们都吃的井水,有10户人家常年在村里修建的自流水供水点上接水吃。今年4月,自流水水管破裂,这10户人家便出现了‘吃水难’的问题。”山门镇高桥村第一书记王军祥说。
  王军祥告诉记者,为了找出水管破裂的位置,解决这部分群众的吃水难题,山门镇和高桥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帮扶干部和村委班子一起将总长近200米的供水管道一点一点挖开找问题,通过一周时间加班加点,才将水管彻底接好,让这10户村民吃上了水。
  “没水那几天我们只能去有井的邻居家要水吃,一两次可以,时间长了总归不方便。没想到很快镇上和村里就叫来了挖掘机,帮扶干部和村干部也不怕苦累,没日没夜地干,确实是花费了大功夫,我们心里都很感激。”高桥村村民张亚明说。
  据介绍,为了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细,山门镇将党史学习教育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障粮食安全、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施各类“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确保全镇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何慧娟 张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