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
天水杰出人物(下)
天水晚报
2021年06月25日


追光·天水红色记忆
2021年6月25日 星期五
14
版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天水晚报
苏河
(1911年—1941年)
苏河,出生于两当县城北街。1934年秋考入北平民国大学,1935年参加一二·九爱国学生抗日救国运动。1936年2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继续深入工农群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不久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入狱,后由邓宝珊保释,回到两当。1938年初,“两当县抗日救亡剧团”正式成立,苏河自任副团长。他带领剧团在天水、两当等县演出时,组织团员张贴宣传标语进行宣传。在其影响带动下,成县、徽县也相继成立了“抗日救亡剧团”。1938年,由甘工委罗云鹏、万良才介绍,苏河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4月,苏河死于兰州大沙坪第八战区狱中,时年30岁。
郭化如
(1910年—1949年)
郭化如,出生于武山县郭家庄。1931年,郭化如到国民党新编十四师,先给三营长喂马,后当传令班长,又到该师李希发团任警卫排副班长。1936年9月,郭化如被任命为副连长,与同团当连长的毛得功、士兵杨友柏结为好友。1941年,其与毛得功等积极动员,组织临洮、东乡、康乐一带农民,策划举行起义,打响甘南农民起义的枪声。1943年大年初一,郭化如率领渭源、武山、甘谷等地的2000多名青年响应起义。4月,整编起义队伍,分为四路,渭河流域编为二路军,约20000多人,郭化如任副司令,转战于岷县、武山、陇西等地。
1947年2月,由高健君、牙含章介绍,郭化如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22日成立陇渭党支部,郭化如当选为支部书记。1948年1月,郭化如和高健君、毛得功、杨友柏等组织领导了安远镇以武装夺枪为目的的反霸斗争。1949年4月,郭化如在调集兵力,去截击前往桦林山区一带抓壮丁的漳县自卫队的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9岁。
程海寰
(1908年—1949年)
程海寰,出生于甘肃文县。1926年,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7年至1944年之间,曾在甘肃、青海的县府、专署任职员。
1940年,程海寰怀着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敬仰,以上海某报社记者的身份去江南考察。在杜斌丞、任谦、胡公冕的影响下,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决心。1943年和1948年他两度访问革命圣地延安。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8年6月,程海寰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来到天水,与民盟盟员、著名革命志士汪剑平,共产党员杜汉三、聂青田酝酿磋商,拟联络陕甘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民盟盟员、革命志士,成立“西策会”。1949年5月,被敌人杀害于西安玉祥门外,时年41岁。
王廷杰
(1910年—1978年)
王廷杰,出生于武山县龙泉乡。1926年10月,到冯玉祥国民联军驻天水十三师五十八旅旅部当了传令兵。1927年2月经刘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王廷杰与党失去了联系。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王廷杰在中国共产党秘密组织的领导下参加了这场斗争,表现突出,遂于1937年10月由石伯瑞介绍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对日作战中,王廷杰三次身负重伤,获得国民党军政部颁发的一级勋章和二级勋章。1939年4月以后,王廷杰先后担任三十八军军部直属党小组副组长和十七师一○二团党支部书记。1945年7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三十八军工委决定首先发动十七师起义,王廷杰担任军部直属机关起义指挥。10月,陕西省委派王廷杰来武山建立党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的秘密组织工作。解放后,其先后担任武山县人民政府县长、县委书记,天水专署副专员、专员等职。
杜汉三
(1887年—1949年)
杜汉三,出生于天水。1914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前往西安任国民军第二军驻陕司令部副官长。1927年由在国民联军驻陕总司副总司令邓宝珊部任秘书长的葛霁云介绍,加入共产党。
1932年至1938年期间,邓宝珊赴兰州先后任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和新一军军长。杜汉三随邓任行署副官长兼特务营营长、军事教导队队长及新一军十旅一团团长。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新的内战,杜汉三被迫离开兰州回到天水。经过3个月的秘密串联、协商,“西策会”于1948年9月在天水成立。杜汉三、聂青田、王友仁等为委员,组成领导机构,分别负责政治、军事、经济等工作。1949年3月,“西策会”主要领导成员在凤翔部队召开会议,拟定从陕西武功、兴平起义,后将部队拉至两当、徽县、成县一带开辟川甘陕游击区,截断敌军陕甘川的联系,配合延安,解放陕甘和西北各省,由于会议资料落入敌手而暴露。5月,杜汉三壮烈牺牲,时年62岁。
尹克强
(1923年—1949年)
尹克强,出生于天水。1945年毕业于师范学校,1946年至1948年间在原天水县学巷小学、药王洞小学及徽县师范学校任教。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受汪剑平的派遣,尹克强、李仁、赵方云先后去西安参加起义活动,按照联络地点去接头,不知敌人有诈,误入圈套,一起被关押在太阳庙门外秘密监狱。1949年5月17日,被敌人杀害,时年26岁。
胡文斗
(1898年—1928年)
胡文斗,出生于天水市马跑泉镇。17岁时考入清和预备军官学校,毕业后由北洋政府选送到日本仕官学校第十三期学习。1922年回国后,任甘肃督军公署少校参谋兼机关枪教练,后任陆军第一师二旅三团副团长。1924年邓宝珊任国民二军七师师长期间,开办“军官传习所”,其受邓宝珊之邀任该师参谋主任,其间由葛霁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胡文斗随邓部讨伐吴佩孚时,在保定被敌人包围,因众寡悬殊而失败。同年底,应国民第六军军长程潜之邀赴广东任十九师上校参谋长。1926年北伐战争中,任六军五十七团上校团长,因战
功卓著,被越级晋升为十九师中将师长。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胡文斗挥师讨蒋,蒋出兵企图将胡文斗部一举歼灭。1928年,蒋介石命程潜率第六军去江西“剿共”,并命胡文斗代六军军长赴江西。行至新渝县,夜宿教堂。半夜,五十七团团长蔡雄突然哗变,与军部警卫连激战,胡文斗奋力自卫,不幸牺牲,年仅30岁。
高栋臣
(1913年—1943年)
高栋臣,出生于天水市元龙镇。1925年随在杨虎城处任职的姐夫到西安学习。1932年邓宝珊就任西安绥晋公署驻甘行署主任,高栋臣随即来到兰州,邓宝珊部被编为新一军后,高栋臣被编入十旅一团任骑兵连副连长。1938年秋,高栋臣由黄俊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后,国共两党关系恶化,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和甘肃中国共产党的秘密组织认为有爆发内战的可能,准备组织力量,开展武装斗争。高栋臣等人被派往陇南活动,后又转战到兰州北山地区,组织起一支近百人的游击队伍,活动于皋兰、景泰等地。1943年1月5日,高栋臣被国民党杀害于兰州,年仅30岁。
董邦
(1914年-1995年)
董邦,出生于天水关子镇。1929年,董邦参加了冯玉祥的国民革命第一军,并于1931年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董邦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他多次参战,克服各种困难跟随红军部队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他曾任周恩来的随从副官。1938年,在三原联络站工作期间,受陕西省委的派遣,董邦回到天水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天水解放后,董邦先后任甘谷县长、县委书记、天水地委统战部长、地委副书记等职务。1995年4月,董邦在天水病故,终年81岁。
责任编辑 胡晓宜 孙有生 编辑 刘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