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返回 2021年07月19日

让图书“活”起来让群众“学”起来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张彬霞

天水晚报      2021年07月19日     



  “送书送到家里来,真是太谢谢你们了!”7月14日13时许,“访民情、连民心、解民意”“民情探测车”暨农家书屋“流动图书车”启动仪式在秦州区杨家寺镇王赵村举行。活动现场,以“先锋号”“文明号”“振兴号”“希望号”命名的4辆“流动图书车”里分别放有不同类别书籍、流动书袋以及书籍登记册。
  “举办此次活动,就是为了引导群众多读书、读好书,让图书‘活’起来,让群众‘学’起来。”在启动仪式上,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帮扶队长辛恬说。
  启动仪式结束后,送书员们抢抓中午农户回家吃午饭的时间,走进农户家中,将各类书籍送到了农户手里。
  在农户赵银宝家,已有20余年党龄的他为自己选了一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同时为老伴挑选了一本烹饪类书籍。“作为一名老党员,在思想上不能掉队,做好党员垂范,做好为人民服务。”赵银宝说。
  张彩英家中有两个上学孩子。在众多书籍中,她为自己选了两本教育类书籍。“平时家里农活比较忙,很少有时间到村农家书屋来读书。如今,书籍送到了家里来,得空时,我要多读书,尤其在孩子教育这方面多读书,争取通过科学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张彩英说。
  当天,送书员们推着“流动图书车”走进农户家中,当农户们得知是村上送书上门来意后,积极为自己及家人挑选了所需书籍,各个脸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作为农民群众的“精神粮仓”,农家书屋的普及解决了农村群众读书难的问题,这对筑牢文化根基,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辛恬说,为进一步盘活图书资源,更好开展“访民情、连民心、解民意”大走访活动,王赵村探索农家书屋送书上门试点工作,创新性地配备了“流动图书车”,对照党史学习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等方面,分别以“先锋号”“文明号”“振兴号”“希望号”命名,由专人担任送书员,针对各类受众需求,精选各类图书上门送书,引导群众多读书、读好书。
  辛恬表示,这将是倡导乡村阅读新风尚的有力抓手,是打通党群干群关系“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举措,也是进一步开拓乡村振兴新思路的暖心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