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版

05版:晚报五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09版:晚报九版

10版:晚报十版

11版:晚报十一版

12版:晚报十二版

13版:晚报十三版

14版:晚报十四版

15版:晚报十五版

16版:晚报十六版

返回 2021年07月22日

点“草”成金 变“废”为宝

武山县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天水晚报      2021年07月22日     



  每到农作物收获时节,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便成了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武山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按照“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种养结合”的发展思路,制定秸秆饲料化利用收贮三年倍增计划,明确了农作物秸秆收贮示范区,以四门、滩歌、马力、桦林、高楼、咀头、鸳鸯、榆盘等乡镇为重点,充分利用撂荒地资源,建成玉米秸秆青贮、黄贮、麦草压捆收贮示范区。
  伴随着引擎的轰鸣,武山县程成饲草有限公司的打捆机在高楼镇玉林村农田里进行秸秆收集打捆作业。打捆机所过之处,玉米秸秆便自动打包成圆柱形草梱。“以前收完小麦,这个秸秆处理是难题。今年,有这个秸秆打捆机帮我们处理,还不要钱,他们打完捆,随时可以平整耕种,非常方便。”高楼镇玉林村村民程四茂说道。
  “今年基地玉米长势好,收成肯定不错。”武山县亿旺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巩强龙看着万亩饲草玉米基地,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为使这些秸秆得到有效利用,我们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链条服务,引进了行业领先的青贮收获机和大型圆捆秸秆捡拾机械,建成玉米青贮收获加工打包生产线,覆盖了搂草、打捆、抓草、装载、运输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秸秆收储运全程机械化作业流程。”巩强龙说,合作社对小麦秸秆和玉米青贮饲料的高效利用,既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的出路问题,又解决了畜牧养殖饲料短缺问题,促进了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
  “今年的小麦秸秆捡拾工作已接近尾声,我们购进了4台秸秆捡拾打捆机和3运输车辆,正马不停蹄地加速作业。”武山县安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银元说,“秸秆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如果能综合利用,就能变废为宝。”2019年,安银元秉承这一理念牵头成立了安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购买了联合收割机、秸秆拾捡打捆机等设备,开展农作物秸秆农机化服务,实现机械化收割、打捆、储藏、粉碎一条龙作业。随着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推广,安银元的合作社受到周边村民的青睐,每年服务范围达6000亩以上,年均回收秸秆3000余吨。
  今年以来,武山县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探索和实践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方式、新方法,彻底把秸秆“变废为宝”,改善农村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该县种植玉米13.2万亩、小麦20.5万亩,玉米小麦秸秆总产量41.5万吨,饲料化利用率65.4%。全县购置秸秆收贮机械285台,中小型铡草粉碎揉丝机312台。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