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传播温情和力量
——天水市文艺工作者“以艺抗疫”记录
天水晚报
2021年11月19日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郭琦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天水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动员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和人民群众一起共克时艰,共同抗疫,许多人踊跃加入抗疫一线。
为了给抗击疫情传递精神力量,天水市委宣传部号召全市文艺工作者响应天水市关于防疫抗疫的相关要求,创作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以“众志成城 以艺抗疫”为主题的各类文艺作品,礼赞英雄、讴歌英雄,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致敬。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面对一场决不能懈怠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天水市文艺工作者迅速集结,用一曲曲温暖感人的音乐、一段段生动优美的舞蹈、一幅幅大爱无疆的丹青、一首首振奋人心的诗歌吹响了文艺的号角,我市文艺工作者与爱好者以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致敬抗疫英雄、宣传防控知识,展现了天水人民共同抗疫的信心和决心。
各界文艺工作者发挥各自的特长,用丰富多样的文艺形式展现文化给予人们的精神力量。反映广大人民群众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相关文艺作品,在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等公众号及我市多种媒体平台上,一经推出便引起广泛关注与转发。
10月26日,天水日报社制作的原创抗疫公益MV《天水有你在》,以及11月7日天水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原创抗疫公益MV《天地大爱》推出后受到广泛好评,这些歌曲紧扣当下疫情防控形势,传递温暖和力量。除此之外,天水日报社也积极利用自身平台展示文艺界的抗疫作品。经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天水日报社新天水APP文化栏目,共收到并刊发我市各界书法作品56幅、美术作品198幅,摄影作品120多幅,散文、诗歌、随笔230余篇等共计600多件,且在门户网站、抖音、客户端等网络平台点击量超492万余次。其中包含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抗疫日记,医务人员连日检测核酸时坚持不懈的工作实录,以及每一场消杀、核酸检测下的城市万象,市民们自发的感激与关怀,每一股默默无闻奉献的力量,都鼓舞着人们团结一心,共同抗疫。
市民郭芳女士说:“疫情这段时间,待在家里,的确让人心情有些低落,但是当在手机上忽然刷到一些MV,画面里有平日里热闹的街道、美丽的风景时,心里感觉恢复了平静。尤其听到扣人心扉的音乐,忽然低落的心情一下子开阔了许多。”
这只是用文化汲取精神力量中的一个缩影。而面对疫情,“文旅铁军”用手中的笔、心中的歌投入战斗,描绘战“疫”画卷,雕刻抗疫精神,充分发挥文艺作品安民心、鼓士气的重要作用,用作品凝聚抗疫力量,吹响了文艺战“疫”集结号。全市各县区文旅部门、各级文艺院团、文化馆、画院等创作的抗疫题材文艺作品,涵盖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
“当我们一家出不了门,感到不安和焦虑的时候,正好从朋友圈看到,大家分享的一幅幅书画作品,有穿着防护服的一线工作人员,也有坚守在小区门口志愿者的感人画面,看到有这么多人在守护着我们,我心中不由生出敬畏和感恩。比起他们,我们能平安待在家里,是最幸福的。”市民王斌有些感慨地说着书画作品带给他的鼓舞和激励。
而各县区的文艺作品也各具特色。清水县文化馆推出的系列抗疫知识情景短剧,情节真实、诙谐幽默,同时也宣传了防疫的各种小细节,让大家看得简单明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利用自身的“非遗”文化,把防疫抗疫口号编成“花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甘谷县、武山县的文艺工作者则创作了快板、三字歌等朗朗上口的防疫抗疫作品。秦安县文化馆以秦安小曲、秦腔演唱的形式反映出人们的抗疫生活。
停课在家的学生,也以绘画和朗诵等方式向一线工作人员致敬,手势舞、各种以防疫抗疫为主题的舞蹈视频、歌曲视频层出不穷,如《天地大爱》《一个人一座山》《宅家乐》《不放弃》《核酸采样的姑娘》等,通俗、民族、美声等唱法都在歌颂着防疫抗疫中的英雄,讲述着市民百姓居家防疫的生活场景。书画、剪纸、泥塑、刺绣等艺术作品中涌现出的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脸庞与背影,以及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描摹,美好未来的期许与祝福,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人人参与抗疫生活的点点滴滴……
麦积区实验小学教师魏荣华说:“看到线上的很多文艺作品后,我们学校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一线工作人员加油鼓劲,也为支援我们的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及爱心人士表示感谢。这不但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与感恩之心。”她说,每当看到自己班一名孩子表演的手势舞《听我说谢谢你》时,都很受感染。
人们用百花齐放的文艺形式传递着人间温情,以点滴关怀汇聚磅礴的精神力量。文化艺术在战胜疫情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绝佳精神面貌,正是源于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坚守和传承,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得群众的文化自信得到有力的彰显和升华,成为推进我市防疫抗疫工作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