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月色
天水晚报
2021年11月19日


□张双喜
好久没有去过老家了,甚是想念。一次偶然机会,和朋友去了一趟老家,感触颇深。
路经所见,皆是熟悉景致,不免让人生发无尽的追忆。当然,追忆只是平常事,或喜或悲已然过去,而留在心里更多的则是久别后的欢愉。
先到一家小饭馆——我曾经和朋友忙完公事后经常“小聚”之处。老板很热情,像招呼老朋友一样。我们要了两碗浆水面,一盘韭菜炒土豆片,这是我们约定俗成的搭配。
来时已近暮色,吃完饭后,天就彻底暗下来了。我们慢悠悠地驱车于通往老家的乡村小路上。微微的凉风透过半开的车窗,轻轻地从我们脸上拂过。路两旁的庄稼似乎已经在夜色中酣眠了。四周静悄悄地,连风都显得那么蹑手蹑脚。
不多时,老家的村庄、老家的后山就完全投影到我们的视野中了。
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切又似乎都变了样,究竟是什么,身处老家怀抱中的我,有点莫名地茫然了。
月亮已从老家后面的对坡屲上露出圆圆的脑袋,余武渠的水从村前静静地流过,村口渠道边的那棵大槐树像一个高大的卫士,顶着村庄的宁静,守着村子的安宁。
还不到晚上九点。如果是县城,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河堤凉亭,正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时候,而村里却几乎看不到灯光了。我带着朋友沿着老巷道向着老院的方向缓缓走去,这是我们村的主巷道之一。记得小时候,每到晚饭过后,这条巷道上就会坐满很多人,有大人、有小孩、有老人,大人们就那样一屁股坐在土路旁谈天说地,我们小孩就分组做各种小游戏。那时候,村子的夜晚宁静又热闹。
而此刻,村子只有无边的寂静,偶尔的几声夜鸟的鸣叫,更增添了几分寂寥和空旷。
穿过折绕的长巷,来到老院。打开院门,一股久违的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几间老屋安安静静地坐落在老院之中。幸好,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这时候,月亮已经爬上山顶,乳白的月色从山间倾泻下来,树木花草像披着青纱的雾,尽是银光点点。
白天下过一场雷雨,夜晚的天空好像被白天的雨彻底洗干净了,连偶尔飘过的几缕浮云也是透亮清丽的。
被溶溶的月色陶醉了,我和朋友不约而同地坐在院子里一棵枯树下。静享着无边月色和纯粹安静的我俩,感觉自己也是个纯粹的人了。什么压力,什么烦心的事,都可以不在此刻的心中,因为我们的心也仿佛铺上了一层清亮清凉的月色。
月亮升高了,村子更宁静了。山间洋槐树上传来的声声鸟叫,苍凉而悠远;村外榜沙河的哗哗之声,也是那么清晰而充满诗意。如果有一两声犬吠,那可就更有一番“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的诗情之美了。起风了,风声很轻很弱,像有意为了不打扰这如画的美景似的。
夜色渐渐深了,一股淡淡的凉意渐渐上了身。村子似乎已经彻底酣眠了,偶尔的几声虫鸣,更衬托了夜的宁静和村子的寂静,为熟睡的村子平添了无穷的气氛。
时间已晚,因为要赶回县城,我和朋友就锁上门,带着几分不舍和依恋,离开老屋,离开老家。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就像今晚的月色,不知承载了多少次故人的虔诚目光,也不知亲眼看见过多少次村子的斑驳过往。在这个月色无边的夜晚,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以相似的方式经过老家,深深地爱着老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家,似乎成了我们回不去的从前,到不了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