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管山村:
产业兴旺农民富 乡村振兴底气足
天水晚报
2022年10月13日

深秋时节,走进武山县咀头乡管山村,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井井有条,空地改成的小景观,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处处是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2020年成立了合作社,养了100多头牛,这些牛品种好,一年下来收入可观。”武山县农犇地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管小文说。
管山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元化发展,为群众经济增收拓宽了渠道。目前建成规范化专业合作社13个,全村102户农户加入合作社,以资金、劳动力、土地流转等方式入股,每年户均约分红1万余元,并带动全村养殖大户21户共同发展。全村养猪专业合作社目前年存栏约2800多头(只),今年共出栏生猪约1200余头,创造净收入近480万元;为14户已脱贫户和“三类”户落实肉牛养殖产业培育扩繁项目,户均补助1万元,用于肉牛培育扩繁;果蔬专业合作社每年创收达120万元;农产品加工厂纯利润每年可达60余万元。
此外,管山村紧抓机遇,大力引导、鼓励群众发展种植业,种植杂粮300余亩、中药材500余亩、玉米800余亩、果树300余亩……努力拓宽群众经济发展渠道,也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树立了典型。
今年以来,管山村积极争取各类财政衔接资金,用于拓宽道路、硬化巷道、兴修产业路等,不断改善乡村群众出行条件,不仅要修缮道路,还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今年管山村新建小红砖砌墙48平方米,铺设渗水砖90平方米,并配套石桌石凳3套。栽种红叶李、樟子松等苗木1500余株,有效改善了村庄环境和面貌。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管山村围绕全村环境治理和全域无垃圾、美丽乡村、特色村庄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开展“五清四治”和“五边三化”,对全村各公共场所和农户庭院实施“五清”,整治“六乱”,做到了无卫生死角、无“三堆”(粪土堆、柴草堆、垃圾堆)杂物、无脏乱差现象。逐步完善了村级环卫基础设施、建立环卫保洁队伍、制订环卫制度与措施,达到了村容貌整洁,排水系统畅通,垃圾定期理清,柴草堆放整齐,畜禽圈养,户厕清洁卫生,室内环境洁净,从根本上提高全村卫生水平,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质量。“以前我们杂物随便堆放在门口,现在大家伙都在改变,把柴草堆放在统一的柴草堆放场,门口不用的杂物处理掉,门前屋后也自觉地打扫干净。”村民管平富说。
从特色产业、村容村貌到乡风文明,管山村美丽乡村的魅力不断迸发,村民们的生活正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奔去。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余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