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觅
——关于日军轰炸天水的历史记忆天水一中麦积校区高二(5)班 赵元浩
教育周刊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05日 来源:教育周刊

时间老去,历史常新。
一
“啥?!轰炸!”
我惊奇地发现,我的家乡——甘肃天水也曾遭到过日寇战火的蹂躏,生于斯长于斯的我竟从未听说过,这无疑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我内心充满了疑问:日军为什么会轰炸天水?对天水的轰炸,意味着日军对我国的侵略已经到达了哪一阶段?天水在全国抗战中做出过什么贡献?
二
在查阅资料过程中,我发现抗战时期日寇多以山西运城为基地轰炸西北各省。日军从运城出发,基本都是沿渭河前行,地处渭河边的天水自然难以幸免。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广州、武汉、兰州是日军企图占领的三个重要战略支点。”天水自建飞机场以来,就一直是国民政府在西北对兰州的重要物资中转站,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当时天水的工业农业生产在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都名列前茅。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说“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苏杭一样,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富饶、人物秀丽的地方。”由此可见天水在西北的知名度。据此日军对天水一带实施打击,既可扩大对华侵略,又能打击西北人民抗战的信心。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2月2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241号”命令,其中要求:“华中派遣军司令官主要担任华中及华北的制空进攻战,特别要压制和扰乱敌之战略及战略中心,同时努力歼灭敌人航空作战力量。”为此,日军陆军部和海军部制定《陆海军中央关于航空的协定》,作战方针为“陆海军航空部队协同在全中国各要地果敢进行战略、政略的航空作战,挫败敌人继续战斗的意志。”陆军航空兵团司令官江桥英次郎遂命令拥有重型轰炸机45架,战斗机12架,侦察机18架的第一飞行团执行这一任务。
当时,中国空军使用的E-15、E-16战机,是苏联制造的战斗机。
1940年,日本零式战斗机投入战场后,中日战机的作战性能差距就急剧拉大。E-15要比零式早十年,设备性能相差甚远,如E-15高空吸氧装备落后,不能高空作战。在此之前的中日空战中,中国空军多次被日方零式战斗机重创,仅在1940年9月13日重庆空战中,中国空军以34架E-15、E-16迎战,被击毁13架、伤11架。直到1941年4月20日,中国空军才击落日军第一架零式战斗机。
三
对于日军轰炸天水机场的详细过程,有不同的版本。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抗战初期说
《白崇禧回忆录》记载,在抗战初期,有16架E-15战机去天水避战,当飞机到达天水上空时,机场内铺白布板(安全降落信号);飞机正在机场内降落时,日机突然从云层窜出实施突然攻击,中国飞机准备不足,几乎全军尽灭。
(二)一九三九年说
《秦州百年风云录》中有“一九三九年,国民党成都空军战斗机16架来天水避战,按预定计划降落天水机场加油,刚降落即遭尾随的日本侵略者的飞机空袭,12架战斗机被击毁”的记载。
(三)一九四一年五月说
在台湾出版的《甘肃文献》中记载,1941年5月,18架E-15战机从成都飞往天水,在天水机场看到代表警报的红十字符号,但因油料耗尽而迫降,迫降过程中,被9架日军零式战斗机袭击。再后来,敌军飞机进行扫射导致天水机场全部飞机起火。
(四)一九四二年夏秋说
《天水文史资料》记载,1942年夏秋,有16架身份不明的飞机进入天水上空,机场确认是我方飞机后发出允许降落的信号。当十六架飞机降落完毕后,几架日机突然出现,并对机场进行扫射,很快,我军飞机便化为灰烬。
根据以上资料显示,对于此次轰炸袭击,只有被炸毁的十多架战机的所属是基本确定的,其余日军飞机架数,以及轰炸时间和过程仍是一个谜。对于一些历史问题,由于年代久远,或记载模糊,或记载缺失,这是常有的事。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出于战略上的考量,将兵力集中于华北、华南乃至西南,西北并不是那么引人瞩目,因此发生在天水的日军突袭机场事件并未引起普遍的关注。但是,白崇禧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并没有忽略此次事件,可见,日军的这一行动可谓意味深长。
四
侵华期间,日军除对天水机场实施打击外,还对天水城区进行了轰炸。
1941年8月5日,27架日军飞机从西北方向向天水城区扑来。仅在今人民公园一带就炸死14余人。其后在8月6日和8月31日,日军又先后出动40多架次飞机袭击天水,天水军民死亡98余人,497间房屋被毁。
在8月5日的轰炸中,日军并没有对城区中心实行轰炸,而是偏向了城南居民较少的区域。原来,那天敌机来的太突然,预警时间有限,不过有一个叫赵雨林的排长,看到敌机低空飞行进行轰炸,便带领战士对敌机进行扫射,迫使敌机转向,从而避免了城内居民遭受重大损失。
五
“七七事变”后,天水人民的抗日热情不断高涨;而日军的轰炸,更使天水各界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天水人民出粮、出钱、出人,尽自己所能支援抗战。各学校组成宣传队,走进周围县乡宣传抗日。连天水女子小学的学生都加入抵制日货的社会动员中。有资料表明,天水各县在抗战时期征兵人数逐年上升。据有关数据统计,抗战期间,今天水各县区共完成征购、征借粮约163万石。仅从纳粮一项,我们就不难看出天水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
六
了解历史上日军对天水的轰炸,我寻觅了战争中并非为人所熟知的一个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追寻历史,需要热情,更需要耐心。历史总是戴着一层面纱,但面纱不能够遮掩真相。日本侵华是事实,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是事实;而中国军民面对侵略者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勇气和壮烈留给我们的,绝不会只是一个个遥远的故事。前辈的血汗和泪水不应该随时间的移转在我们眼中变得淡漠;不懂得苦难,怎会明白幸福?怎会明白历史留给我们的使命?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寻觅历史,才能更好地看到未来、创造未来。
历史别无所求,它只要我们铭记。
点评:本文选题新颖,容易激发读者兴趣。文章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语言清新,是一篇既合规又新颖的历史小论文。文章最后强调只有从历史的视角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哲理性较强,实属点睛之笔。
(指导教师:倪丽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