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教育周刊七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科学休息 高效学习

教育周刊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05日    来源:教育周刊
天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康小花
  列宁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学生在课堂里睡觉,需要“望闻问切”,弄清楚是哪一种情况,然后对症下药。
  首先,注重孩子睡眠状况的改善。7-15岁的孩子,睡眠时间要保证在10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中小学生晚上九点以后就该睡觉了。但一般情况下,很多孩子做不到九点以后就睡觉。孩子有拖延症,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贪玩游戏,追剧,都导致头一天晚上休息太晚,第二天精力不济。这些情况是不会管理时间所致的。
  关于管理时间,家长们可以看一些相关书籍,或者讲座类的节目等,这些资源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措施,诸如拖延症克服、自控力培养、高效时间管理术等等。即使浅浅了解一点,都是会有帮助的。比如具体针对低龄学生,可以读读《儿童时间管理全书》,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给孩子买闹钟,将模糊的时间变成准确的时间,让低龄学生有时间意识;将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环境,让孩子亲身感受父母紧张有序的工作节奏,从中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工作的必要性;再如提高作业效率、缩短作业时间,采取限时、倒计时等方法。在午休问题上,正确的做法是,即使周末、节假日,也要养成午休条件反射,保证下午高质量的生活、学习。
  其次,优化课堂教学也能有利于减少学生课堂睡觉的现象。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课堂自身要变得有趣味,能吸引孩子们积极投身课堂活动。“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诗,《守岁》)这说明,有趣的活动很容易激发孩子们久久的、激越的心情。另一方面,课堂要张弛有度,不断变换。变换,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更佳状态的学习。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革命家列宁、哲学家卢梭等,都是这样处理工作与休息问题的。教师要有高度敏锐的观察力,当意识到一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令学生疲倦,就要考虑变换教学方式或者教学内容,以创造持续不断的课堂热情。好莱坞电影在吸引观众的做法上,有一个制造高潮的时间法则——三分钟一个小高潮,五分钟一个大高潮,这种准确卡点、积极调动观众情绪的做法也是值得教师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