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睡眠不足”成隐忧
教育周刊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05日 来源:教育周刊
天水市第七中学 魏雪锋
身体是一个人的“本钱”,是包括学习在内的一切生活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健康的体魄,学习活动又怎么能高效、持久?因此,学生“睡眠不足”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以解决。
课业负担较重,是导致学生“睡眠不足”的重要原因。“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同理,会休息的学生才会学习。晚上熬夜导致睡眠不足,必然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而且,长此以往,不仅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体质也会越来越差,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家庭作业方面,机械重复的问题亟待根治。笔者认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首先要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单就教师批改作业情况看,中国教育报官微曾指出,一个教师平均每天批改作业的时间为2小时,每年1/4的工作时间用于批改作业。笔者认为,要把作业定位为教师了解学情的一种方式,只有教师真正感受到减负的愉悦,学生才能体验到“睡个好觉”的快乐,走出厌学的阴影。
学生睡眠不足,折射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缺位。“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学生求学应有的精神境界。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怕老师提问、不踊跃回答、提不出问题,有问题不请教老师的现象还很突出。学生学习成绩差,家长需要找到问题的症结,从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入手。只要孩子刻苦钻研、勤学好问,学习上的疑难问题在校就能解决,切不可盲目跟风“补课”。否则,上“辅导班”花钱又耗时,加重孩子身心负担,导致睡眠不足而影响身体健康,反而会适得其反。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作息习惯很重要。有的学生“睡眠不足”不是课业负担重,而是由于沉迷于网络聊天、打游戏等,晚上熬夜,作息无规律所致,这些都需要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解决。
切实减轻学生课内外负担,还孩子一个“充足的睡眠”,需要多角度发力。从评价上,实行等级制度为基础的综合素质评价,鼓励学生全面发展,避免“分分计较”。在监督上,加强教研和教育督导,不断完善和发挥督学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监督作用。在家校共建上,成立家长委员会,使家长委员会成员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让大家都来关注和想办法解决学生“睡眠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