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日报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节会:百姓的盛宴 百姓的节日
本报记者 洪波

作者:


  随着2015(乙未)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六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的大幕徐徐拉开,身披盛装的秦州古城花团锦簇,处处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氛围。连日来,围绕节会展开的各项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他们扶老携幼,每天满怀热情地忙着欣赏民俗展演、看展览、逛美食节,品民俗、尝美食、体验高科技,沉醉在节会氛围中自得其乐。一时间,节会的各类展馆人潮如织,原本平静的小城亦变得热闹起来……
  6月20日上午,以“传承文脉、见证文明”为主题的2015年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在佳·水岸小镇开幕,吼大戏、赏民俗、品台湾美食,地道的民俗味让市民流连忘返。
  记者在现场看到,共计9天的展示展演活动中,天水雕漆、汉唐陶艺、根雕、剪纸、香包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在展馆陈列,吸引了众多市民及游客前来欣赏观看。
  与此同时,皂郊镇小曲、娘娘坝社火、秦岭乡斜坡村鞭杆舞、秦州区唢呐艺术、秦州小曲、豫剧、秦腔、武术、皮影戏、武山旋鼓等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更是轮番上演,唱到精彩处,台上台下融为一体,让人们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正在看展演的市民郭大爷笑着说:“每年节会时,只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我都会来看,这次的民俗展演节目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看着更带劲!”
  民俗展馆中,要说最吸引眼球的,还要算秦州农耕文化展示厅、16乡镇特色文化展示厅和木雕、丝毯、陶艺等技艺展示厅。此次展示的秦州农耕文化展示厅分为生活、农耕和习俗区三部分,充分展示了秦州传统农耕生活场景和具有当地特色的嫁娶场景。
  “我们小时候都是在农村长大的,这次农耕文化展里展示的旧物件老一辈的人几乎都见到过,看到这些,感觉又回到了四五十年代的生活,真是太有意思了。今天我带着孙子来看展演,就是想再次回味一下旧时的生活。”前来看展演的陈阿姨一边兴致勃勃地看展览,一边对记者说。
  看过了热闹的民俗展演,正宗的台湾美食展馆同样吸引着市民的脚步。
  美味的海鲜、风味独特的榴莲酥、油炸冰激凌、台湾高粱酒等各色台湾风味美食,让不少“好吃嘴”大饱口福。
  “台湾美食展馆整体比较干净,美食品种也多,能在家门口看到、品尝到这么多的台湾特产感觉很不错,我今天就带着家人每样都尝了点,觉得好吃的回家时再买点!”正在品尝海鲜的市民田女士一边吃一边对记者说。
  除此之外,大典节目预演、音乐喷泉表演,以及“中华同根·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展、“华夏之光 魅力天水”观赏石精品展,以及天水伏羲文化节优秀剧目调演《大秦文公》的精彩上演,无疑为市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精彩。
  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随着节会的规模和影响在国内外越来越大,如今,融入普通百姓生活的节会,已成为每年六月间市民的一场盛会。
▲平南镇的皮影戏让孩子们着迷。
▲精美的陇绣让市民赞叹不已。
▲恐龙馆吸引来众多拍客。
▲台湾美食让市民大饱口福。
▲雨中的喷泉表演同样精彩。
  ▲农耕文化展示的老物件,唤醒老人们儿时的记忆。
  ▼“快给我们和这个‘大块头’合张影。”
 
天水日报社天天天水网电子报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2010天天天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