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我家能脱贫,桃子立大功!”


作者:


  (上接第一版)
  “种了3亩桃子,2亩挂果,去年在受灾情况下卖了1万多元。今年大丰收,收入会更好。”之前由于因病致贫、已于去年脱贫的周湾村村民周天才一边给自家桃子装箱一边对记者说,现在全家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能让他家脱贫致富的产业上。
  保收入促脱贫 
  当天中午,在秦安县刘坪镇刘坪村一家果品代办点,村民们正忙着分级、装箱,一派繁忙景象。经纪人关世录站在代办点门口望着刚送走的一大卡车桃子喜笑颜开,他不记得这是他今年送走的第多少车桃子,但他知道经他手的桃子销往全国各地,在他的账本上也清楚地记载着,今年的桃子已经销售了10万多斤。
  具有多年果品代办经验及担任合作社理事长的关世录,对于产业致富的事实全看在眼里。他说,要想真正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不仅要多开展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专业技术等培训,还要发挥村办合作社的最大作用,统一收购、统一包销果品,带动贫困户积极性,更要改进桃子品种,抢占市场,这样产业才能发挥长效作用。
  关世录是周湾村副主任及村办合作社理事长,也是活跃在周湾村、刘坪村及其他周边村的果品经纪人,他这次来刘坪村就是为了订购秦安蜜桃销售明星——北京7号,而他早已看中了刘坪村村民李源辉刚摘下来放在地头的桃子。
  “我家能脱贫,桃子立了大功呀。”刘坪村村民李源辉摘着桃子哼着小曲,看着忙了一早上摘下来的北京7号一级果堆成了小山,虽然汗流满面,但是心情舒爽。她说,桃子就是她家的脱贫果、致富果、幸福果,不仅让她家去年成功脱了贫,也让家里三个孩子上学有了保障。说着,李源辉递给记者一个擦干净的桃子,可能是被她的笑容感染,吃进记者嘴里的桃子分外甜。
  要发展亮品牌 
  桃子不仅成了秦安县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其更以品质佳、口感好得到了市场的青睐,走出了一条品牌之路。
  近年来,秦安县高度重视蜜桃宣传推介工作,成功举办了6届桃花会和果品博览会,积极组团参加各种贸洽会、展销会和交易会,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广泛发布果品信息,秦安蜜桃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畅销西北乃至全国各地,被消费者赋予“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的美誉。
  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华名果、优质农产品等都是印在秦安蜜桃身上的标签,多个金奖、一等奖是对秦安蜜桃最大的肯定,尤其2018年8月举办的“2018全国桃产业发展交流会暨‘秦安杯’全国蜜桃大赛”上,秦安县选送的桃样品获得5金13银,一举夺得大赛金奖榜和奖牌榜首位;同年11月13日,在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上,秦安蜜桃入选2018年度中国最受欢迎的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强,更是坚定了秦安县走品牌之路的决心和脱贫致富的信心。
  据秦安县县长程江芬介绍,为了提高桃子品质,打响秦安蜜桃品牌,县上先后从多家科研院所、蜜桃生产先进省市引进早、中、晚熟鲜食蜜桃品种100多个,让全县蜜桃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日趋合理。其间还配合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在郑川园艺场建立了蜜桃品种园,引进桃新品种66个,其中普通桃新品种38个、油桃新品种20个、蟠桃新品种8个,为秦安县桃品种结构调整、品种优良化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秦安县的桃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代表符号,对脱贫后迈入小康生活,秦安人信心十足。
 
天水日报社天天天水网电子报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2010天天天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