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日报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扎根农村写青春 乐做致富引路人
——记秦州区娘娘坝镇小南峪村委会副主任缑利丽

作者:


  □见习记者 葛凯
  2015年9月,缑利丽被选聘为秦州区娘娘坝镇小南峪村大学生村官,2016年小南峪村换届选举中当选为小南峪村村委会副主任,履职以来,她牢记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助推新农村建设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工作中。
  小南峪村群众居住分散,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由于汛期暴雨频发,道路、良田多被冲毁,房屋大量受损。年轻人多数出门务工,村里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村两委班子年龄偏大、信息闭塞。
  自缑利丽担任大学生村官后,给这个落后的小山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她摸清了村里的情况,通过换届选举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壮大了领导脱贫攻坚的核心力量,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她鼓励村干部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集思广益,和乡亲们共同努力,小南峪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一户一策”制订落实等脱贫攻坚方面得到较大提升。
  缑利丽通过大量调查论证,利用村子旧址上闲置的房屋及土地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支柱产业。结合地理优势帮助引进大闸蟹养殖项目,采取“村支部+农民合作社+批发市场”的经营模式,更鼓励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成立小南峪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引导26户贫困户加入其中,截至目前小南峪村已成立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这些合作社中,建档立卡户童永辉办起的天赐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很好,是小南峪村建档立卡户依靠产业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
  童永辉告诉记者:“我以前在外务工,一年到头赚不到几个钱,缑主任在入户走访的时了解我家的困难情况,鼓励我发展养殖业,还给我申请办理了精准扶贫贷款5万元,让我办起了自己的养殖场。其实在2012年我就有自己办养殖场的想法,因为资金缺乏一直没有办起来,通过缑主任的带动,自2016年办场到现在,我每年净收入能达到四五万元,生活真的比以前好了很多!”
  缑利丽协调秦州区扶贫办落实了30万元扶持资金,新修童家磨产业路1.6公里,小南峪产业路6公里,彻底解决了小南峪村民出行不便、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运输难的问题。居住条件改善了,基础设施建成了,村民一门心思开始谋划致富路,激发了更多贫困群众思富、盼富、致富的强烈愿望,不断催生了他们奋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缑利丽及时完善“一户一策”动态变化表,调整帮扶措施,去年给陈梢梢老人家提供鸡苗50只,可由于当年“7·10”暴雨灾害,鸡苗大部分死亡,她不愿放弃又帮助重新修建了鸡舍,再次联系帮扶鸡苗30只。为了解决老人挑水吃的困难,在他们家院内修了一个压井,经检测水质良好,彻底解决了安全饮水的问题。
  缑利丽的这些举措让群众充分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力量,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与全村其他群众一起努力脱贫致富。
  “当大学生村官的这几年,在这个村子里,我从一个陌生人到村民见到我之后都会热情地打招呼的“村里人”。工作中,我随时随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如遇到需要帮扶的对象会当场帮他们解决问题,现场解决不了的我会寻求政策的帮扶,为村民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我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我对电商产品的销售是很感兴趣的,我也很想致力于发展这一块,把我们小南峪村的农产品通过网络渠道销售出去,给村民增加一定的收入,全力帮扶村民脱贫致富。”缑利丽说。
 
天水日报社天天天水网电子报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2010天天天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