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版:日报六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秦砚专栏


作者:


  倏忽之间,已然立秋。秋之意味,自然属北宋的欧阳修情怀别出,他在《秋声赋》中将秋容、秋色、秋气、秋意、秋风如排兵布阵一般罗列了个精彩纷呈,对秋之况味过于深刻的领悟,让身旁的书童在睡眼惺忪中跑出屋外喃喃道:“星月皎洁,明河在天”,着实令人感觉出童趣的可爱。
  《秋声赋》状秋曰:“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这些描摹足以让秋日的肃杀之气盈然眼前,但在文字的尾声笔锋跳开,使布局别开。
  意旨在于阐明,人们不要常忧虑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所不能解决的物与事,从而产生戕怨之心。秋之萧瑟肃杀的背后,更多的是秋日的宁静祥和,秋的瑰丽与秋实带来的喜悦。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诗里含藏的秋之逸致、宁和之美。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秋日 宋·秦观】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读到这些诗句,相信诗意应该是秋天带给人们心灵深处最直白的美感。当初欧公身边的书童,仅仅凭一句“星月皎洁,明河在天”的道白,打动了无数人。简单、无为,其实也正是《秋声赋》深意之后的伏笔。
  比起文中“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字句来,秋色多的是温婉与高情。
  所以,《秋声赋》结尾道:“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欧公高明如此。
 
天水日报社天天天水网电子报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2010天天天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