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令”来了
让我们一起呵护孩子的睡眠
天水日报
作者:让路
新闻 时间:2021年04月22日 来源:天水日报


现状:多数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转眼间,我市中小学生即将迎来期中考试。每天,从天未亮到深夜时分,马路上、公交车上,都能看到背着书包,穿着校服的中小学生们。在公共场所还经常能看到正在翻看书本或写作业的孩子,处处彰显出祖国花朵奋进、好学的身影。
然而,在这一幕幕画面之中,一些疲倦、乏困的身影尤为显眼。在上下学高峰时段里,有的孩子在公交车上会短暂地眯一会,有的在电动车后座上依靠在父母后背小憩,有的在吃饭间隙趴在饭桌上打盹……这些现象无不透露出部分孩子睡眠时间不足、精力不足。
李潇潇,就读市内某小学一年级。4月17日周六16时许,李潇潇在妈妈的陪同下急匆匆赶到某培训机构练习写字。“孩子刚上完舞蹈课,这会过来上写字班。”李潇潇妈妈告诉记者,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后,时间显得特别紧张,每天一回家就开始写作业,中途不敢休息,做完作业都到九点半以后了。
“整整一周时间里,孩子都是连轴转。作为父母,看着孩子也挺辛苦的,但只要一松懈,学习就会滑下来,孩子会感到更加吃力,有时候感觉也挺无奈的。”谈起孩子的学习,李潇潇妈妈表现出的更多是辛酸。“给孩子报写字班,就想着能让孩子写出更加规范的汉字,同时把书写速度提上去,这样可缩短孩子写作业的时间,余出的时间可以多睡会儿。”
今年读初二的张子睿,家住秦州区和谐家园,对于她来说,每天乘坐公交车的时间,也是她可以小憩的时间。她告诉记者,平时写完作业都在晚上十点半左右,但一想到同班同学都学习到深夜,本来已经觉得很困的她,便又继续开始学习。“有时候已经很困了,但还是坚持刷题,或是背诵英语单词、古诗、地理等,一直坚持到十二点以后才会上床休息。”张子睿说,第二天早上六点钟的闹钟响后,还是会挣扎起来,开始新的一天。
当张子睿听到“睡眠令”之后,她告诉记者,她希望“睡眠令”可以执行下去,这样睡眠时间会相对多一些。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从各学段学生的睡眠时间、学习时间到课外辅导和游戏时间都作了详细规定,概括来说就是: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该《通知》印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了近日我市中小学生家长与教师热议的话题。
老师:多方配合让孩子实现高效学习
孩子入了校园,首先受到影响的或许就是睡眠时间。
近日,市实验小学发出通知,学生早上到校时间从7:50推迟到8:00。这一举措赢得学生家长拍手称赞。
“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学业重要,但长身体也不容忽视。学校推迟上学,孩子们就可以多睡会,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谈起“睡眠令”,在市实验小学门口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安怡向记者说道。
然而,家长辛丽娟觉得对于六年级的儿子而言,初小衔接是不容忽视的“大事”。眼下,除了学好课本知识之外,为了让儿子上初中后不会掉队,她已经在课外报了辅导班,让孩子提前熟悉初中课程。辛丽娟说,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做事属于慢热型。眼下,学校作业少,一般在晚上九点左右就能完成,但还有网课要上,课外辅导班的作业也要全部完成,每天上床睡觉也就到十一点以后了。好在学校推迟了上学时间,让孩子早上能多睡会儿。
“整体来说,我对我家孩子的要求还不算太高,只要在班里不掉队就行。”辛丽娟说,但孩子班里有的同学,基本在晚上十二点之后才能入睡,第二天又要在早上六点前起床,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上了初中的学生,不管是孩子自学,还是家长督促学习,能在十一点之前上床休息的学生少之又少。
在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中,也有家长建议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睡眠意识,以此来保障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
70后妈妈杨梓的孩子目前就读高二。她告诉记者,她孩子班上的学生几乎都在熬夜学习,一天只能睡短短几个小时。
“同在一个教室里,孩子们时常听到老师或是同班同学谈如何熬夜刷题,提高成绩之类的言语,听得多了,耳濡目染,便出现了你学我,我学你,大家都变成了夜猫子,让熬夜成了常态。”杨梓说,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学习理念,认识熬夜的危害,不能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付出健康的代价。
杨梓表示,“睡眠令”的发出,也是在友善提醒我们,作业、校外培训等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让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有保障。
家长: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睡眠意识
教育部《通知》印发后,秦州区平南中学教师武苏李对于自己带的学生睡眠时间是否充足,也进行了反思。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睡眠令”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有明确规定,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习,为学校和班级科学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使更多的人关注到学生睡眠时间和质量,对于把学生睡眠时间作为全面推动教育质量的一个切入点,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班主任,如何让学生保证睡眠时间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如何提高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质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武苏李说。
武苏李介绍,目前,他带的班级是高一年级,作为寄宿制学校,晚上学生需要上两节晚自习,晚自习下课时间是21:40,宿舍熄灯时间是22:30,起床时间是6:30,从作息安排来讲他们学校基本确保了学生较为充足的睡眠时间。“在日常课堂教学和自习辅导上,为了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要给学生精心挑选课后作业和自学任务,在保证质的同时,把握适当的量,这一点非常关键。要做好这一点,必须切实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水平,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才能做得更好。”武苏李说。
市罗玉中学副校长王文文表示,中小学阶段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体魄、情趣、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与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关,因此近日教育部颁发的“睡眠令”,对孩子们来说是好事。如果能够严格地去落实,对孩子们的身体、身心健康都非常有益。
“‘睡眠令’颁发后,我们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第一时间制作并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主要就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作业的统筹、管理等方面都已告知家长,目前家长们基本上都能达成共识。”王文文说,此外,学校也及时召开了行政会,研究如何落实响应政策,最关键的还是要从课堂上要质量,不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同时结合21部门减负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学生的作业量和完成时间,合理控制学生的书面作业,这样学生的睡眠时间才有保证。“今后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到家校共育,加强宣传,彻彻底底地让老师、家长转变观念,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王文文说。
市第三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焦金表示,青少年正处于大脑的发育期,长期睡眠不足会对大脑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从医学角度来说,人体内好多生长激素是在深夜12点到凌晨2点左右分泌,如果迟睡,导致激素分泌不足,会直接影响孩子们身体正常发育。”焦金说。
“在日常学业中,中小学生长期睡眠时间不足,最普遍的现象便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课堂效率、质量大打折扣,课后的学习能力也会下降。”焦金说,建议小学生每天最好能在22时之前休息,中学生不要超过23时,早上6时以后起床更好些。
焦金表示,从近年来临床会诊情况来看,初高中生前来医院就诊的比较普遍,因为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情绪,反过来影响到睡眠,致使不能注意听讲,课堂质量下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调整,可能情况会变得越来越糟。
焦金说,“睡眠令”的颁发,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可谓是“及时雨”。那么,如何将“睡眠令”落地生根,他表示,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建议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大家共同关注睡眠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能有一个充足的睡眠时间。
专家:希望“睡眠令”能落地执行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张彬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