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
落实安全责任 推动安全发展
——我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陇原行”活动
天水日报
作者:强理念 各县区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16日 来源:天水日报
专版
石莹吉
今年6月是第2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我市严密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陇原行”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靠实,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向好,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今年全市“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大决策部署,以“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扎实推进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和安全生产领域“两抓一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靠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于6月1日至30日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开展,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紧密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深入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走深走实。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专题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强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观念转变,切实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做到“两个维护”。
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为重点,以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一线人员互动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大讲堂”“大家谈”“公开课”“微课堂”和在线访谈、基层宣讲等形式,分级分批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大培训,组织开发网络课堂的培训教育,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转化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自觉行动。
结合“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陇原行”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等,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结合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解读宣传,有效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在基层的宣传贯彻工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扎实助推开展好“专项整治集中攻坚战”专题宣传活动落实落细。
在今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之年,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紧密结合《天水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的工作任务,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攻坚”专题活动,对集中攻坚工作广泛宣传发动,持续深入推进,充分宣传集中攻坚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工作成效,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制度成果。
围绕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宣传推广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安全诚信、安全承诺、专家服务、精准执法、举报奖励等经验做法,鼓励创新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结合实际,分级分批组织应急管理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开展轮训和安全应急技能提升培训,推进教育学习全覆盖,确实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企业开展“事故隐患大扫除”“争做安全吹哨人”“安全生产啄木鸟”“企业风险扫描仪”“隐患排查显微镜”等活动,对事故易发多发、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重点场所和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细致地自查自纠,强化源头治理,切实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城乡社区居(村)委会、物业公司和居(村)民,开展“安全红袖章”“查找身边隐患”“专项整治纠察员”等活动,积极查找举报身边风险隐患,排查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化解安全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积极开展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活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安全监管干部和安全生产专家走进企业开展在线访谈,深入挖掘、宣传推广一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遏制重特大事故、改革创新安全生产工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强化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各企业主要负责人把企业主体责任挺在前面,通过举办安全生产教育专题讲座、安全生产公开课,深入阐释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宣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技能,深入一线班组面对面交流安全生产心得体会,推动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树立、安全理念普及和安全素质提升。
积极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各县区安委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强化易发生重特大事故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预防预警,加强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结合当地行业特点和事故案例,以危险化学品、矿山为重点,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精品,组织人员在线观看;集中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展,通过以案说法剖析典型事故和灾害案例,采取事故警示教育视频片网络展播等方式开展网上警示教育活动,做到举一反三,严防类似事故发生;结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专项督查、隐患排查、专项整治、事故调查、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扩大警示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强化警示教育效果。
■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应急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提质增效。
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动员部署,推动部门联动、政企联动、媒体联动,加强对“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宣传,通过召开启动大会、新闻发布会、视频动员会等形式,全面启动安全生产月活动。
开展好“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6月16日是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当地广场、公园、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公共场所等地点举办面向广大群众的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采取现场设置展台、发放宣传品、举办展览展示、开展文艺演出、演讲比赛、有奖竞猜和虚拟现实体验、关注公众号等多种线下活动,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安全宣传咨询活动,集中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消防安全知识、防灾减灾救灾常识等安全科普知识和技能,面对面解答群众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并现场接受群众举报;组织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职工家属、学生、周边群众等,走进生产厂区,参观生产过程、工艺流程、装置设备等,介绍安全生产工作举措,结合相关应急预案演练,搭建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增进社会公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理解;县区和单位开展网上“安全宣传咨询日”系列活动,创造性开展“公众开放日”“专家云问诊”“安全你我他”直播答题和“接力传安全——我为安全生产倡议”等线上活动,以微视频形式展示生产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安全问题,针对常见的安全误区和行为差错普及安全知识,积极参与“回顾安全生产月20年”网上展览和“测测你的安全力”知识竞赛,引导公众学习应急知识,提升安全技能,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
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持续推动《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落地落实,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政府多部门联合、企业社会共促的方式,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察民情、访民意、办实事,重点围绕线上安全教育培训、专家指导服务、安全承诺等,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活动;重点围绕农事活动、返城复工农民工和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智障残障等特殊群体安全提示教育,开展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重点围绕营造基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以组织“安全志愿者行动”为重点,开展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重点围绕学校开学、学生复课安全防控和居家学生生活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重点围绕家庭安全隐患查找、邻里安全线上互助等,开展安全宣传进家庭活动,切实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用好“全国安全宣教和应急科普平台”,针对不同行业和受众开发制作科普知识读本、微课堂、微视频、小游戏等寓教于乐的安全宣传产品,有针对性地组织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开展灾害避险逃生演练。广泛开展“安全行为红黑榜”“我是安全培训师”“安全生产特色工作法征集”等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组织安全防灾主题晚会、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比赛、抖音大赛等群众性宣传活动,向群众自主开展的广场舞、秧歌队推送曲艺作品,在各地主题公园、文化广场长期设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识标语,形成全媒体、矩阵式、立体化宣传格局,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好行业特色宣传活动。各行业监管部门将“安全生产月”活动纳入宣教工作的整体布局之中,按照国务院、省安委办要求和全市统一部署,结合当前开展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两抓一推”“生产安全事故‘一案四查’‘两个倒查’”和安全生产宣传“五进”等活动,制定符合本行业特点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好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教活动,打造各具特色的“安全生产月”活动精品,创造过硬的活动品牌,做到共性活动不走样、个性活动有创新,力争出亮点、出精品、出经验,推动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向纵深发展。各部门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最美家庭”、“平安校园”等具有行业领域特色的群众性安全生产共建共享活动,努力提高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加强安全防灾宣传教育主阵地建设。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安全防灾主题采访活动,形成规模效应。适时与新闻媒体座谈交流,总结经验,沟通思想,畅通渠道,确保遇事统一发声,第一时间抢占舆论主阵地。各县区按照统一规划自主建设应急广播体系,确保农村广播和大喇叭覆盖到每户居民。市县乡三级分行业全部建立覆盖党政主管领导、行业监管部门、重点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的微信群,督促规模以上企业分车间、班组建立覆盖一线职工的微信宣传群,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建立覆盖一线农户的微信群,构建覆盖各级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社会全员的安全防灾微信群。
■紧盯问题隐患强化“安全生产陇原行”活动向纵深推进。
“安全生产万里行”与“安全生产月”活动同步启动,至12月底结束。我市通过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问题隐患“曝光行”、“网上安全生产陇原行”活动警示教育“强理念”,确保活动见成效。
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紧盯国务院安全生产考核和巡查,省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和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5月24日省市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安排的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跟踪报道整改和落实情况,宣传整改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效果明显的经验做法,曝光整改问题粗枝大叶、敷衍了事、蜻蜓点水的县区、单位和企业,推动地方政府和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开展问题隐患“曝光行”。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和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好专题行、区域行、网上行等活动,加强问题隐患和反面典型曝光。突出危险化学品、矿山、工贸以及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集中曝光一批突出问题和严重违法行为,市县(区)结合实际在市县主流媒体曝光典型案例,真正形成震慑。特别是对近期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信用体制,按照有关规定在信用甘肃依法进行曝光。
开展“网上安全生产陇原行”活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畅通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渠道,充分利用电信、网络手段,发挥“12350”举报投诉热线和微信微博等平台作用,鼓励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业员工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举报线索组织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及时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在网上广泛征集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非法违法行为等问题线索,针对问题集中的地方和企业,组织媒体深入采访报道,紧盯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有效发挥网络监督作用。
开展警示教育“强理念”。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实际工作特点,采取观看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参观事故警示教育展览、举办安全警示教育图片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方式,以案说法引导各类企业和广大职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教育警醒从业人员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增强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在学校、公众场所播放安全警示教育片,强化警示教育效果,强化安全警示教育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注重实效,大力开展政企联动、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应急救援指挥演练活动,提高多部门协同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处置能力。各行业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工伤现场应急处置培训、自救互救装备、仪器实操和安全避灾应急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应急意识、安全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龙城砺剑”防灾演练
安全生产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