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日报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规模化养殖打造山门乡村振兴“新引擎”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24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张彬霞 何慧娟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清水县山门镇发挥区位优势,集中打造高桥河养殖示范带,形成畜产品集中产区,实现“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格局,以点带面,推进全镇畜牧业良好发展。
  “只有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以合作社带动农户养殖,才能让高桥河流域的养殖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高桥村罗庄组聚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有平谈起正在建设中的高桥河养殖示范带时这样说。
  被群众称为“养殖能手”的马有平搞养殖已十多年,2019年他联合两户村民成立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存栏猪800多头,同时带动和扶持了一批养殖专业户,让他们增收致富有了门路。马有平说,以合作社为龙头,我们积极鼓励周边群众发展养殖业,农户如有意愿,我们会提供仔猪、饲料、技术指导以及后期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山门镇有着得天独厚的林缘带区位优势,高桥、大集、白杨树等村是传统牧区,牛羊存栏量大,畜牧业发展基础较好。
  6月18日中午,在高桥村樊王组集中养殖点,养殖户马三存正在给牛喂食饲料。
  马三存家养牛羊已有30多个年头,但形成规模养殖是近几年间,目前有6头牛、30多只羊。“我们家以前一直养牛羊,但数量少,收益低,如今养殖是家里的主导产业。”马三存说,村上鼓励集中搞养殖,地方宽敞了,管理规范了,村民搞养殖信心更足了。
  截至目前,山门镇已建成养殖小区12个,有养殖大户130户,以养牛、羊、猪、鸡、蜂为主,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年收益可达300万元以上。
  山门镇镇长刘冰告诉记者,山门镇将持续扩大养殖规模,计划在高桥、白杨树、观音、石沟4个村建设牛猪圈舍357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管护房、青贮池、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等,配套配置饲草料,并在该区域发展冷水鱼养殖及乡村旅游业,促进全镇畜牧业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