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 奋楫前行——麦积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天水日报
作者:现今 东大门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24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马凯
渭水悠悠,麦积巍巍。
麦积区,因境内有驰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而得名。它地处陕、甘、川三省之要冲,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历来就是扼守千里陇原的“东大门”。
党的十八大以来,麦积区万众一心,以滚石上山不松劲的决战决胜精气神,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措施,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现今“东大门”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发展战略的代名词。走在麦积大地上,连片的产业园区内,生产有条不紊;广阔的田间地头,农民笑逐颜开;乡村秀美如画,城市绽放新颜……
抓经济
激荡发展新气象
仲夏,天水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联合分厂生产线上,机床飞旋、钢花飞溅,处处热火朝天。始建于1966年的天水锻压公司,是国家“三五”期间投资建设的重点三线企业。如今,这家企业已是我国唯一一家能生产大型数控剪切中心和全套大口径直缝埋弧焊管生产线的企业,生产的制管设备占国内市场的90%以上,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甘肃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一直是麦积区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麦积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这个老工业基地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可以说,天水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是麦积区工业经济发展迈向新征程的一个生动画面。回首党的十八大以来麦积区工业经济发展之路,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砥砺奋进的壮阔画面。
翻开麦积区工业经济成绩单,这些数字令人振奋:党的十八大以来,麦积区坚持区域工业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廿铺工业园、东柯河工业园等“四大园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4.92亿元,引进企业13家;区军供站、霞宇科技、成纪药业自动化固体制剂等项目建成使用,天森药业成功上市,岐黄中医药产业园、长城果汁年产10万吨高端果蔬精深加工、孟姑食品生产线等项目加快建设;实施锻压、风动、星火、众兴等技改项目23个,完成投资10.5亿元。
和工业一样,麦积区的农业发展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
麦积区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特殊的地理,特殊的气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麦积区依据实际情况,持续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设立全国苹果期货交割仓库,相继建成了生猪养殖场、中蜂养殖产业园、中药材示范园等一批产业基地,打造10万亩以上果品示范基地3处,全区果品种植面积达到66万亩、蔬菜种植16万亩、畜禽饲养量314.5万头;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17万吨以上,连续多年获得丰收;全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保险全覆盖;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维修改造农田灌溉工程16处,新修高标准农田10.7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8万亩;“麦积花椒”“麦积核桃”“麦积山花蜜”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麦积区成功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被评为全国农产品特色优势区。
一块块高标准农田、一处处现代农业设施、一片片钢构大棚、一座座美丽新村……站在麦积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农业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兴建设
让麦积更宜居宜业
抬头见绿、起步闻香,人在景中走,画由景中生。游走在麦积区翠湖公园,人景相依的和谐画面分外动人。
“环境变好了,住在这里心情也会好。”麦积区居民刘晓芳说,翠湖公园像一个生态旅游长廊,每天早上她呼吸着新鲜空气在这里跑步锻炼,感觉心里都是说不出的幸福。
不止翠湖公园,近年来麦积区以“四区五城六线”为重点,多方争取资金,全方位开展筹融资,全力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统筹推进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城市更新、小城镇建设和景区提升改造,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渭河麦积城区段防洪及环境治理工程(翠湖公园)、马跑泉公园提升改造、马跑泉市政广场、马跑泉中心大道、区府路西延段、天润路、省工学院人行过街天桥等建成使用,新(改)建市政道路23.22万平方米、人行道7.6万平方米,硬化城市小巷道58条,新增停车位9900个,连续成功举办马跑泉公园菊花展、郁金香主题花卉展。麦积新城、成纪新城、颖川新城、东柯新城、三阳新城、社棠工业新城六大新城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水岸明珠、恒顺·江山悦、上尚宅、财富阳光等一批住宅小区建成入住,高铁佳苑、公园佳苑、成纪新家园等保障房和安置区项目全面完工,盛达公馆、恒庆名城、恒顺阳光城·翡丽湾等片区开发项目和马跑泉主镇区、道北片区、下曲片区、铁路沿线、麦积山大道沿线、花牛镇吴靳峡和水眼寨片区以及渭滨佳苑、区府润园、东柯雅苑等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项目有序实施。
城区建设好了,农村也不能落下。麦积区按照“适度超前、科学布局,统一规划、集约发展,以点带线、重点实施”的思路,抢抓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机遇,以新阳、麦积、社棠、三岔、党川等中心镇区为依托,积极推进以传统文化、商贸物流、乡村旅游、康养休闲、农业观光、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了甘泉峡门风情小镇、新阳新镇区、三岔古城保护、党川新农村等一批示范小城镇,甘泉国家级特色小镇、街亭古镇保护开发等项目加快建设,麦积镇街亭村、新阳镇胡大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党川镇马坪村成功申报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马跑泉、花牛、社棠、东岔4镇被列为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镇。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建设,全区城乡交通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街亭出口至温泉公路、G310国道至高铁东岔站至金龙山旅游公路等建成通车,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今年,麦积区更是被评为“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
畅游麦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天蓝、地绿、水清、街净、路畅、灯明、楼美的宜居宜业画卷。
强民生
打造人民幸福之城
如果说,民生是一幅悠长的画卷,那什么才是最美的幸福底色?
社会保障日益健全、社会救助更加完善、基层百姓病有所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业门路更加宽广……一桩桩、一件件,汇聚民心,关乎大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麦积区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改善民生保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际行动,时刻把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上,全力推动省市区列民生实事落到实处。不仅坚持将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166.8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289.51亿元的57.64%,还新建保障房28755套256.8万平方米,新(改)建城区公厕77座,建成社区(镇)体育健身中心11处、社区便民市场8处。发放城镇住房租赁补贴2.1万户5625.63万元、城乡低保金9.64亿元、城乡特困供养金6159.22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4672.06万元、临时救助1.61亿元。此外,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发放养老金4.98亿元、工伤保险待遇1366万元,为314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24万元,为483家企业减免养老保险费用4800万元。完成897名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发放补助资金1310.91万元;安置转业士官180名,发放抚恤补助资金1.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23980人,发放创业贷款3.6亿元,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391人,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2419个、乡村服务性岗位3430个,输转城乡劳动力88.83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62.18亿元。完成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5.48万人、残疾儿童康复训练104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些浸透着为民情怀的民生账本,让麦积区居民的幸福有了更亮丽的底色。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新的历史征程下,麦积儿女并未停止奋进的步伐,一个更好的麦积,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