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0 版:日报十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沃野千里涌春潮——麦积区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双赢”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24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何慧娟
  六月的麦积大地,草木葱茏、果蔬飘香。山头上,一簇簇花椒缀满枝头、一垄垄玉米生长旺盛;川地里,一排排葡萄苗铆足劲攀升、一棵棵绿色蔬菜铺满田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景象。
  今年以来,麦积区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区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全力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走出了一条具有麦积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

盘活土地 实现双赢
  6月17日,记者来到了位于麦积区社棠镇的北山流域,站在山头上一眼望去,一垄垄玉米苗在田间生长旺盛,由于刚下过雨,绿色的叶子娇翠欲滴。
  “这是我们今年开垦的撂荒地,这以前要么是撂荒地,要么就是一些无人打理的老旧果树地,总面积约为300亩,今年开荒以后耕种的是玉米,现在看来长势还不错。”采访中,麦积区社棠镇武装部部长董朋斌说,眼前这些玉米地的地膜和种子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主要由合作社负责开垦,每亩土地流转费用是200元,这样一来,不仅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村民也能得到收益。
  据董朋斌介绍,由于今年是第一年开垦,难度较大,投入也比较多,而且土地需要改良,所以预计每亩地毛收入在1000元左右。等到后期土地熟化、种植熟练以后,成本能够继续下降,收益也能进一步提高,预计届时每亩地年纯收入就能达到1000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社棠镇北山流域撂荒地整治只是麦积区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自4月份全区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各镇、道北办及相关部门紧紧抓住农时,强力推进,历时2个多月,全面完成了“宣传摸底”工作任务,对可以复耕的已进行了复耕,对具备耕种条件的同步落实了种植措施,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但受农业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和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我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耕地质量下降,给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一定影响。”采访中麦积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王海东说。
  为了全力做好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麦积区制定了《麦积区撂荒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麦积区复耕撂荒土地奖补暂行办法》,坚持“逐步减少撂荒地存量,坚决遏制增量”的原则,通过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扶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农户对撂荒地进行复耕,积极推进撂荒地整治。对于种植粮食等作物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流转撂荒地第一年每亩奖补200元,种植露天蔬菜、油料作物的,第一年奖补180元。
  “截至6月15日,全区17个镇和道北办共排摸上报耕地撂荒面积19320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88%,涉及承包农户8597户,复耕完成16621亩,占撂荒地总面积的86.03%,复种完成13730亩,占撂荒地总面积的71.07%。”王海东说,希望广大农户增强爱护耕地、种好耕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做到应种尽种,切实保护好赖以生存的耕地。
特色产业强 农民腰包鼓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近年来,麦积区坚持把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持续做强林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我现在有60亩果园,每亩苹果已经能达到稳产,年产量在6000到7000斤,全部产量在40万斤左右,这40万斤苹果一年能卖到一百多万元。”日前,记者在麦积区南山15万亩花牛苹果产业基地采访时,麦积区新民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正权说。
  据了解,南山15万亩花牛苹果产业基地是我市花牛苹果的重要产区,是国内著名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近年来,随着果树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防霜防冻等种植技术的应用,保证了花牛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天水花牛苹果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多元化营销,产业链、价值链持续延伸,品牌效应不断显现。
  除了发展苹果产业外,种植花椒也是麦积区不少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麦积区五龙镇谢咀村曾是深度贫困村,2017年前全村花椒种植面积不到300亩,后来依托退耕还林政策,全村栽种花椒793亩,实现了人均1.5亩花椒,早期栽种的花椒已经进入盛果期,新栽的花椒今年也能挂果,每亩花椒收益能达一两万元,已成为村民们的主要产业和经济来源。
  “我家种了6亩花椒、1亩核桃和半亩苹果,目前4亩多花椒正处于盛果期,正常情况下一亩能摘200斤左右的干花椒,按照一斤50元算,四亩地的收益就是4万元。”谢咀村村民王宏义说。
  据了解,为了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麦积区研究提出了《麦积区花牛苹果园防雹网搭建奖补方案》《麦积区苹果老果园高接换优改造奖补方案》等措施办法,对重点区域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实施奖补。
  与此同时,麦积区农业农村局抢抓春季有利时节,全方位推动标准化果树建园工作,在马跑泉镇孟家山村完成大樱桃建园500亩,在渭南镇南山的马王、青宁等村完成花椒建园1700亩,在石佛镇赵沟村引进维纳斯黄金新品种苹果,建成山地矮化密植苹果标准化示范园100亩……
  “在做大做强果品产业的同时,我们还把蔬菜生产作为稳产保供的主要任务来抓,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推进果蔬保鲜库建设等,这将进一步推动全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麦积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何文新说。
    
推进项目建设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产业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麦积区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狠抓农业项目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益的稳步提升。今年以来,全局共组织实施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81619万元,2021年计划完成投资52349万元。截至目前,已开工复工13个,完成投资6592万元。
  麦积区元龙镇是陇东南重要的花椒种植地和集散地,全镇花椒面积17000多亩,所产花椒颗粒大、色红鲜艳、麻度较高,深受客商的青睐,目前元龙镇已成为甘肃最大的花椒集散地。但由于基础条件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发展滞后,导致花椒产业发展受限。
  去年12月,天水麦积花椒产业园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区域内花椒交易、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价格信息服务、加工等基础设施条件,成为中国西部花椒交易中心和产城融合示范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农产品高品质供给。
  “近年来,村上借着发展花椒产业,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房子翻新了,小车也开上了,得知我们镇上要建花椒产业园,只要到时候花椒的销量高、价格好,村民们肯定都很乐意。”采访中,元龙镇上崖村村民李刚说。
  据了解,目前天水麦积花椒产业园项目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已完成附属道路工程路基土方、污水管道基本铺设,雨水管道已铺设完成90%,路面灰土层完成50%。
  “目前开工的13个项目中,除了天水麦积花椒产业园外,利桥镇红崖河菌业公司黑木耳基地项目已完成投资820万元,完成菌棒装置设备调试,购进菌棒材料及辅料,完善基地生产各类基础设备、设施,装配其他堆料、用料附属设施,基地已正常生产菌棒;天水蝴蝶兰种苗扩繁及花卉栽植基地已完成投资2192万元,基地已建成,已采购部分设备及种苗。”麦积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何文新说,厕所革命建设项目、麦积区2020年苹果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2021年果园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项目、麦积区旱作农业项目等10个项目也正在按计划有序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抓好农业生产,有效保障粮食和农产品安全,持续做强特色产业,力争实现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全力推动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麦积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