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0 版:日报二十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抢抓新历史机遇 聚焦高质量发展——麦积区全力推动文化旅游强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24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安蓉
  近年来,麦积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把文化旅游业作为首位产业,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强区战略,深入挖掘全区文化旅游资源,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不断放大全区文化旅游综合带动效应,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体育、教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打造“网红”村
助力文旅乡村振兴

  要说到麦积区最火的旅游景点,当数甘泉镇的甘江村。“真是没想到,我们的墙绘都还没有画完,就已经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市民周末休闲娱乐首选的景点。”麦积区文旅公司的王敏对于甘江村“走红”的速度感慨地说道。
  走进甘江村,错落有致的房屋在绿水青山的点缀下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各种动漫人物、动植物跃然墙上,萌趣十足,每一个角色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步行其中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一面面原本不起眼的墙壁,通过绘画师的巧妙设计,绘制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美画卷,一墙一风景,让农村风貌更加富有韵味,让人赏心悦目。
  麦积区文旅公司的王敏参与了打造甘江村文旅项目的全过程,王敏告诉记者,为了打造全国第一的墙绘艺术文化旅游村,吸引全国尤其是周边游客来甘江旅游消费。墙绘艺术主要包括党建主题、红色文化主题、动漫主题、农耕文化主题及现代、科幻主题等。
  目前,甘江村周内每天平均游客达1000余人,周末达5000多人,主动办农家乐、卖农家饭的村民目前己有17户,有效带动了村民致富的积极性,外出务工人员也准备回乡创业。目前墙画墙绘艺术已完成2800平方米。
  “区文旅公司把这么好的项目带到我们村上,把我们村带火了、带活了,最近每天都有三四千人来我们村游玩,村民也自发组织办农家乐、卖农家饭,一天收入近千元,外出务工的人、年轻人都赶回来准备在村上创业,通过这个项目吸引回来更多的人才,让村民都富起来是我们最终的愿望。”甘江村村委会副主任安东介绍。
  甘江村文旅项目紧紧按照麦积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依托原汁原味的乡村原生态,坚持不拆一砖一瓦、不砍一花一树的原则,主要以乡村旅游为发展基础,打造集农家乐美食体验、水果采摘、农业观光、亲水娱乐、墙画墙绘艺术、涂鸦艺术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下一步将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的功能,打造全国第一的墙绘艺术文化旅游村,形成乡村经济新增长点,助力麦积区文旅乡村振兴。
  据了解,麦积区重点围绕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品牌建设,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着力打造“景区+乡村旅游”“生态+文化+乡村旅游”“康体娱乐+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生态+乡村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有力促进了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目前,麦积区共培育发展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其中省级乡村旅游优秀示范村2个)、专业旅游村11个。同时积极包装提升陶艺、雕漆、根雕、蜂蜜、木耳等农特旅游商品,利用节假日开展“促消费、扩内需”农特旅游商品进景区、进商场、进超市活动,吸引游客消费购物,拓展旅游消费内容,有效延伸文化旅游产业消费链条。
因地制宜
打造特色文旅产业

  麦积区结合全区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和发展优势,确立了“一轴贯穿、两核引领、四区联动、五线并举”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为全面开展麦积山大景区、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新区、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颖川新城、东柯新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强力打造寻根祭祖、生态观光、文化传承、中医药养生保健、居家养老、运动休闲等文化旅游产业优势聚集区和融合发展创新区,加快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同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采用市场化融资方式,通过控规优化、项目整合、招商引资等方式打通产业开发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优势文化旅游产业。以加快推进颖川新城、东柯新城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麦积山景区游客中心、天水黄河雕漆文化博览园项目,协调推进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恒大·天水东柯温泉小镇、甘肃公航旅·天水麦积山国际露营地综合体、奥特莱斯小镇、五星级温德姆至尊酒店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天水雕漆文化博览园一期、东山林隐文旅田园综合体一期花海种植和4个示范民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切实加快南河川田园综合体、麦积区文化艺术中心、东柯杜甫文化主题公园、翠山体育公园、大秦龙山文化产业园、党川花庙田园综合体、红崖谷旅游开发项目等项目建设进度,通过项目带动、连片开发,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软硬”齐抓
提升景区品质

  为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景区品位,麦积区积极争取资金,全面加大旅游厕所建设力度,完成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0座。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打造特色,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目标,坚持重点投入、重点建设、重点推进的原则,全力推进乡村旅游示范村、专业旅游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快琥珀霍家川等9村乡村旅游基础建设项目,东岔镇桃花坪大沟里(立远)、甘泉镇甘江村片区旅游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协调推进麦积山大道、东柯大道等旅游道路交通工程建设,积极配合打造旅游景观节点、配套旅游厕所及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区旅游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积极推进在高铁站、天水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加快在旅游集散中心位置显著处、重要通景旅游公路入口、核心旅游景区等处实施全域旅游标识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新建道路标识牌30余块,景点全景图10余块,公共信息图形符号20余块,全区旅游集散服务和标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以寻根祭祖、石窟艺术、生态观光、民俗体验、养生保健、休闲度假等为重点,加大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升麦积旅游知名度、美誉度。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多种媒介,特别是紧抓“五一”“十一”等重点节假日文化旅游市场消费高峰契机,不断丰富文化旅游活动,举办“玉兰摇约﹒仙子回眸”文化旅游主题展演活动,庆“五一”戏曲演出活动、马跑泉公园郁金香展、菊花展等活动,全方位宣传展示麦积文化旅游特色和历史文化,吸引游客、聚集人气、拉动消费,实现了“以节促消、以节促游、以节富民”。同时,全面加强与周边省市、县区的文化旅游协作、互动交流,扩大企业市场营销对接,积极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线路互联、市场互动,努力吸引外地游客来麦积旅游,提升了麦积文化旅游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壮大文旅产业规模
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麦积区旅游资源富集,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麦积山石窟所在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历史、古迹、风景结合独具特色,境内旅游资源占全市旅游资源的70%以上,是全省和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大区。
  近年来,麦积区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成渝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按照“构建大景区、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培育大产业”的要求,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强区战略。特别是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麦积区在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围绕中央、省、市和区委、政府“六稳”“六保”和“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的目标,不断挖掘全区文化旅游资源,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不断放大全区文化旅游综合带动效应,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体育、教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2021年一季度全区共接待游客177.35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8.54亿元,全区文旅产业实现了复苏发展。
  截至目前,麦积区共有各类文化生产经营单位220家;现存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347处,其中国保单位3处;可开发景点共90处,其中已开发25处;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7家、农家乐经营户540余户、旅行社15家、星级旅游饭店8家、其他旅游从业单位50余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5万人左右,间接带动3万余人就业,有力地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麦积区还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和“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2021年“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