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日报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关注农村“厕所革命”系列报道之二

从“要我改”变“我要改” 改厕效果农民说了算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8月12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何慧娟
实习生 李梓萱

  “厕所革命”既关系着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也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2018年7万多座到如今28万座,短短两年时间我市卫生厕所增加了20多万座。市委、市政府如何让这件关于“方便”的事情真正方便起来?农村群众有什么样的反响?他们的生活又发生了哪些变化?那就随记者来听一听,看一看。
  “刚开始改革还是比较难,大家不知道厕所会改成啥样,也不敢尝试。通过我们一次次上门动员,拿着改好的厕所照片做思想工作。2018年,村里有两户村民同意改厕,改好以后大家一看确实干净,使用也很方便,慢慢地村民们也就接受了,很多人主动来申请改厕。”清水县白沙镇代沟村村支书石宏明说。
  记者来到代沟村村民刘根生家,看到他家的新厕所离主房很近,厕所门上只挂了个纱门帘,走进去也闻不到丝毫异味。
  “满意得很,上完厕所盖子一盖,没有臭味也没有蚊蝇。以前的厕所味道大,建的时候离主屋越远越好,现在不用再担心这些问题。”刘根生说,他家的双瓮厕所是2019年建的,看到村里其他人家改的卫生厕所特别好用,便主动去找书记申请的。
  石宏明说,代沟村改厕工作结束后,还进行了满意度测评,经过县、乡、村三级验收,合格以后才能投入使用。说话间,他拿出一本《白沙镇“厕所革命”农户满意度测评表》,记者翻开看到,表格是实名制填写的,所有村民都选择“满意”这一栏。
  市农业农村局社会事业科科长邹爱平告诉记者,我市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再提升的思路,建设了一批农村户厕建设先行村、示范村,动员农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带头改,提供样板,让群众看到改厕的好处,引导群众自觉改。
  在改厕过程中,清水县秦亭镇刘峡村村民刘云海就是那个“敢吃螃蟹”的人,用他的原话说就是“先盖先享受”。
  “这是在为自己创造好条件,好事情呀,肯定要配合,村干部一说我就同意了,已经用了两年多了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刘云海说。
  刘峡村驻村干部卢鹏说,从最初的上门动员,到后来村民主动申请,甚至为施工人员端茶送水、送饭等,厕改让大家的意识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从村里开展了卫生厕所改造并修建了公厕后,村民素质也有了明显提升,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再没有发生。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不少村民家里厕所门口放着拖把,厕所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前是土厕所也没法收拾,现在随手一拖,既看着干净,也用着舒服。”麦积区中滩镇后川村村名文水英说。
  “改厕过程中,我们紧扣群众满意这一标准,坚持卫生、经济、适用、环保理念,强化过程管理,保障改厕质量,通过广泛宣传改厕目的、意义和政策,并组织群众实地体验,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提高了农民群众对改厕工作的认知度、参与度和满意度。”邹爱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