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日报六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天水羲通公交旅游集团

党建引领办好市民满意公交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23日    来源:天水日报




  为加快企业改革,增强企业责任感,服务市民和社会,近年来,天水羲通公交旅游集团以党的建设为“生命线”,不断筑强企业的“根”和“魂”,致力促进天水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完善,增强市民获得感、满意度。今年以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及秋季疫情突发的背景下,天水羲通公交在市委、市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体员工拧成一股绳,抗疫情、防风险,抓改革、促服务,提质增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聚焦“绿色公交、品质公交、智慧公交、平安公交”建设,克服困难,勇迎挑战,全力维护企业稳定运行,为市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公交出行保障。
  党建引领 聚焦民生
激发公交发展新动能

  企业发展,党建铸魂。2021年,天水羲通公交通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凸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
  集团邀请市委党校讲师开展专题讲座,培训党史、近代史、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等内容。同时,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前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和争当“党员先锋岗、模范岗”活动,以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激发员工爱党爱国、爱企如家的家国情怀,使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增强了自主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员工优质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集团注重强化政治意识,着力加强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各客运集团为主体,新成立了4个党支部,基层党支部增至9个,配备专职支部书记,实行“一岗双责”,推进党建与企业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并加大对公交服务质量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公交安全运营优质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和提升服务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并不断完善服务考评制度,建立以星级奖为载体的长效机制,加强公交员工绩效考核,促进员工服务意识的提升,长久持续地保证公交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服务质量投诉处理。对市民的来电及网上投诉积极调查处理,及时给于反馈和答复,答复率100%。通过开展“创文明公交、评最美司机”和“创文明城市、塑文明形象”等优质服务活动,打造公交品牌线路和品牌示范窗口,有效促进公交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涌现出了“全国最美公交司机”“甘肃省五一巾帼奖”获得者陈双红,“天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潘建忠、马录梅,“全市最美青年驾驶员”“全市优秀青年驾驶员”李贵珍、任明玉、陶小英、张平伟等一批先进员工,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高考期间,集团如往年一样继续组织开展“爱心送考活动”。集团所有线路、全部车辆为考生提供免费乘车服务,并组织志愿者在考点附近公交站进行现场疏导,方便考生出行。
  集团还通过组织员工开展扶危济困、交通疏导、环境卫生等公益活动,在秦州、麦积、天水南站等重要站点设置便民服务岗,安排文明乘车志愿者宣传文明乘车、维护乘车秩序、组织引导乘客排队乘车、为困难乘客排忧解难等,聚焦市民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站点站务员“一岗双责”,对站内环境进行规范管理,及时劝阻乘客乱扔杂物、损坏花草、随地吐痰以及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粘贴小广告等不文明现象,确保站内环境文明、整洁,有效促进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的提升。在中小学附近站点,公交员工疏导学生有序乘车,确保乘车安全。由各部门负责人带队定期清扫公交站牌。并一方面利用公交网站、公交停靠站LED广告、公交车载LED广告、公交车内广告牌、各场站宣传栏等,发布创城文明公益广告,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明标语,为天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一方面印制《文明旅游》等宣传资料放置在高铁南站、秦州公交站、麦积公交站、火车站等站点,营造浓厚的文明旅游氛围,全面加大创城宣传力度。
品质公交 以民为本
服务城市发展新格局

  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公共交通发展,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打造“品质公交”,羲通公交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城市发展新格局。
  2021年,羲通公交集团持续推进线网优化,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明显增强。在公交线网拓展方面,目前共有公交线路67条,线路总里程1661.85km。公交线路覆盖了秦州、麦积两区城区主要街道、重点区域、商业区、工业园和麦积山景区及周边乡镇,形成了“东到社棠镇、南到皂郊镇、西到藉口镇、北到三阳川”的公交网络,使广大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在公交车辆配备方面,现有各类中型、大型公交运营车辆631辆,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占运营车辆总数的91.60%。在公交站场建设方面,先后共建成公交枢纽站3座,首末站2座,换乘(停靠)站1089座,公交CNG天然气加气站1座,公交充电站2座;对城区内的公交换乘(停靠)站实施三轮全面更新,并对341座公交换乘(停靠)站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基本覆盖市区主干道、繁华商圈和居民区,既凸显了公交服务的科技化、人性化,又提升了市民的乘车体验,成为龙城天水一道亮丽的的风景线。在公交科技应用方面,先后完成了“公交IC卡刷卡系统”、“GPS运营智能调度系统”、“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和“场站视频监控系统”四大公交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实现了公交“一级”调度智能化以及安全行车、管理服务等领域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开发了“掌上公交”APP系统,可向乘客提供实时公交车到站信息、线上充值和扫码乘车等服务,全面提升了公交服务品质。
  与此同时,公交运营保障能力显著提高。针对疫情期间客流大幅减少的情况,集团在营运过程中科学调度,加大纯电动公交车投放数量,调整车辆运行间隔,根据客流的变化及时增加车辆;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相继开展了高峰期学生车、区间通勤车、通村公交车、定制公交等特色公交服务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公交“吸引力”。
  为不断提升社会公益承担能力,集团坚持“以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辅”,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低于公交运营成本的票价政策。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优待群体乘坐公交车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持卡乘客实行不同程度的票价优惠,普通卡7折、老年人卡6折、学生卡3折、优抚卡5折、惠农卡7折、寿星卡、爱心卡免费。完全履行法律法规和政府赋予的公益性职责。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制定发车频率,有没有乘客都坚持按时按点运营,最大程度地减少和缩短市民候车和出行时间。截至目前,全市两区范围内已发售各类公交IC卡75万余张,市民年刷卡乘车7000万人次。
担当作为 多措并举
坚决筑牢防疫安全网

  2021年,集团全体员工在党委领导下凝心聚力,全力以赴保运转。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集团全体员工始终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上,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最关键的政治任务,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以维护民生为根本,更好地履行服务群众出行的公益职责。根据上级要求和疫情发展,集团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先后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市委、市政府、市交通局专题会议精神,全面动员部署防控工作,全面压实防控工作责任。
  为保障广大职工的健康安全,集团认真开展了疫情注意事项的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做好公交一线员工的健康教育和风险防范,提升员工的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水平。通过集团微信群宣传疫情防控常识和答疑解惑,引导员工正确对待,科学防控,保障正常运营秩序。坚持每天出车前对当班驾驶员的体温进行检测,查看其是否将防护用具配备齐全,出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决不允许带病上岗。在秦州公交站、麦积公交站、天水高铁南站公交站、三阳川公交站及停车场配备体温监测设备,重点对运营驾驶员、站务员和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隔离、留观等防控措施。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相关要求,落实各项消毒措施,对所有营运车辆实行“一日一消毒,一趟一通风”,并对空调出风口、扶手、地板、司机方向盘、车窗开关把手等部位进行重点消毒清洁。每班次车辆运营前,都开启门窗通风。同时,做好跟踪记录,保证不漏一台车、不少一个环节,达到“全方位”“无死角”“不漏项”。在公交车内张贴“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佩戴口罩”的温馨提示,同时为所有运营车辆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医用口罩,方便忘记戴口罩的市民乘车,引导市民树立良好的防疫习惯。
  秋季疫情突发,集团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不折不扣落实防疫要求。公交运营车辆因疫情停运近1个月时间,面对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等困难,广大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舍小家,顾大家”,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积极承担起运送隔离人员及医护人员的重任,共出动车辆532台次,运送人员26000余人,圆满的完成了疫情疏散和应急保障任务。
  展望2022年,“羲通人”信心百倍。天水羲通公交集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力度的同时,实现管理水平的新突破,持续提高公交保障能力和服务品质,并聚焦公交发展新模式,创新思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多元化经营范围,提升公交发展“造血”能力,实现以辅养主综合发展。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天水羲通公交集团将以实际行动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在奋斗中开创天水公共交通事业的新局面,为天水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开班仪式
  ▼组织志愿者义务清扫站牌
  引导学生文明乘车
  高考爱心送考车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