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层群众卫生健康“守门人”
——武山县滩歌中心卫生院以党建促发展侧记
天水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23日 来源:天水日报
——立根铸魂,注重思想政治建设。
该院建立了支委会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坚持党建与医院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形成“每周调度、年中盘点、年底考核”的工作机制。制订了《滩歌卫生院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对照台账逐项推进落实。院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带领全院党员干部采取集中学习、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完善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模式,以“夜学夜讲”为主设立“党员学习日”,建立医院微信群,把党员干部职工“连在线上”,随时进行学习,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去年以来,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交流12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
——强基固本,狠抓支部标准化建设。
为创新党建工作方法,该院从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抓起,建立会前告知、提示提醒、内容推送、会后检查等制度,充分发挥“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作用,推进院支部党建工作标准化、精细化。规范落实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结合每月“主题党日”,由党支部委员带头,与党员进行全覆盖谈心谈话。规范化布置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建立了党建文化角,不断提升优化阵地环境。抓实党员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与党员逐人进行谈心谈话,组织党员签订了不信教参教、不涉黑涉恶承诺书。院党支部党员主动到滩歌社区报道参与共驻共建活动,组织党员、医疗专家经常性开展“送健康、送药品、送政策”等共建活动。
——管育结合,锻造过硬医疗队伍。
围绕“把党员培养成专家,把专家培养成党员”的思路,该院积极把政治强、懂业务、敢担当、作风正的优秀职工吸纳到党员队伍中。同时,加强专业医疗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定亲式”人才帮扶、“叙乡情”人才引进和“走出去”人才培养等模式,分批选配7名业务骨干到县内外培训学习,有效提高院职工医疗专业和服务水平。针对高端医护人才短缺和引进难的问题,卫生院积极与县医院结对,邀请专家坐诊或通过远程会诊中心开展诊疗活动,专家手把手教技能、教业务。并通过扎实开展“讲团结、讲大局、讲奉献、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促进”的学习活动,强化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同时,健全完善了医德医风考核评价及职称评定、评先选优等方面制度机制,通过“考、评、述、奖”等举措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努力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强化服务,提升医疗工作水平。
全院上下牢固树立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围绕提升行业形象服务基层群众,设置党员示范岗,创建党员优质护理病房,全面推行挂牌亮证上岗和“五个一”(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点建议、一番嘱咐)工作制度,提升医疗服务形象。并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建立一站服务、限时办结、追踪问效、电话随访等一系列制度,推行无假日门诊、便民门诊、同级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和投诉管理,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通过发放征求意见书、设立征求意见箱、入病房走访调研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病人及家属情况,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办事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双提升”,在2020年“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中达到了推荐标准,受到国家卫建委通报表扬。
——深化改革,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
该院始终把改革作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不断加强临床科室建设和设备配备,累计投入300余万元,购置DR、600速生化、智能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10余台,并先后实施了锅炉除尘改造、污水处理、党员活动室、医护人员和村医信息化培训室等基础功能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就医环境。同时,认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送医上门”“送人就医”“送医送药下乡”等活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案录入、动态管理档案、健康管理等工作有序推进。每年为全镇65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积极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组建“巡回医疗队”在偏远自然村开展巡回医疗活动,义诊群众600余人次,开具处方560余张。
——构建免疫屏障,确保疫苗应种尽种。
疫苗接种培训宣传到位,在全镇上下营造“疫苗接种,人人有责”浓厚氛围的基础上,做到示范带动到位,早在今年1月份就在全院职工中有序推开疫苗接种,既提了升居民对注射疫苗的信心,也构筑医院健康“防护墙”。院内党员干部带头接种,并充分发动镇、院、村党员干部及亲属的带头作用,主动申请接种。卫生院领导班子成员每天在接种现场协调工作,确保疫苗接种规范、环境安全、后勤保障到位。村居干部协调配合,各村居网格员、党员干部每天协同卫生院医护人员在接种点入口单行通道做好现场组织引导,提醒接种群众携带身份证,佩戴好口罩,接送部分年纪大的村民前往卫生院进行接种,避免人员聚集和交叉往返,确保接种工作井然有序。
为确保疫苗管理到位,卫生院在接到上级专车冷链送达的疫苗后,派防疫股负责人每天对冷链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保证疫苗在规定的温湿度环境中保存和使用,在疫苗储存冷藏箱中安装温度控制仪设备确保疫苗达到规定储存要求,并建立台账及时汇总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当天接种任务完成情况。与此同时,保证安排调度到位,确保接种工作持续、有序、不间断进行。
在接种工作保质、按时、高效完成的同时,卫生院坚持做好保障服务工作。为保证疫苗接种安全,工作人员在接种过程中严格按照“一疫苗一条码”,落实疫苗接种“三查、七对、一验证”。每支疫苗与接种人信息相对应,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每次接种工作完成后,医院严格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完成消毒,杜绝医院感染发生。认真制订应对处置接种对象不良反应及现场突发状况处置预案,配齐医用设施设备和医疗人员,全力保障现场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为给群众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卫生院还在留观区配备了饮水机和茶叶、水杯等供群众使用,并在留观区安装了投影仪,每天循环播放健康宣传常识。今年8月份,因天气炎热,卫生院专门采购了25箱瓶装矿泉水免费提供给前来接种疫苗的群众。
该院还不断提高接种服务能力,优化接种流程,满足接种需求,齐心协力构建新冠肺炎免疫屏障。
——尽职尽责,守护百姓安康。
疫情期间,卫生院带领村级医务人员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村医既是村里的“卫生员”,又是“家庭医生”,既是“防控知识宣传员”,又是“卫生监督协管员”,他们穿着防护服,背着喷雾消毒器,带着听诊器和温度计,每天穿梭于村中小巷、商铺商店,进东家出西户,对居家外出归来人员进行随访健康监测,及时为群众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对村公共环境消毒,为村里老少患者上门服务,经常忙到深夜。他们,履职尽责,担当基层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门人”。
乡镇卫生院作为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的中间枢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山县滩歌中心卫生院是一所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卫生事业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乡镇卫生院。多年来,该院紧紧围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两个工作重点,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近年来,院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党建引领业务、岗位践行初心”理念,以“四抓两整治”为重点,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选育专业人才,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支部建设的“临床经验”,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各项工作,先后被命名为“全省先进乡镇卫生院”、天水市“文明单位”、武山县“三八红旗单位”。
▲开展急救技能科普活动
新冠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