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醅里的年味
天水日报
作者:张亚军
新闻 时间:2022年01月18日 来源:天水日报

张亚军
甜醅,又叫甜醅子,酒胚子,我们老家叫“黄酒”“酒”。用大曲发酵而成,具有醇香、清凉、甘甜的特点,是西北地区特色小吃之一。每年春节、端午节,甜醅都是天水地区的民间独特小吃,而且地位不亚于饺子、粽子。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或者过节,母亲都会做一些甜醅。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地少人多,麦子都是一年接济一年,有时候还要借邻居家的来应急。过年时,能喝一口甜醅,就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每年过了腊八,母亲就开始盘算着怎么盼年,赶几次集、十几榨油、十几磨面、二十几杀年猪……和我家一样,才过了腊月二十,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开始张罗着做甜醅。那时,家里没有秤,母亲就用碗量,一碗算作一斤。挖十碗左右当年的头粒麦子,然后放在簸箕里簸掉干瘪的,留下颗粒饱满者,喷洒上适量的水,让小麦吸收充足的水分,闷一会儿,就可以脱皮了。
脱皮大致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磨面时专门用磨面机去皮;另外一种是把精选好的潮湿的麦子倒进尼龙袋子里,对着洋灰地面不停摔打,直至完全脱皮。
还有一种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做法,即拿着麦子去舂。舂是一种臼,与杵相对应,杵是舂米用的。舂,在我们村叫作踏窝子,石头做的,呈圆柱形,口径大概有六七十公分,一个成年人伸出两只手臂刚好抱住。还有一个配套的杵,也是石头做的,村里的能工巧匠用一根一米左右的棍子给它做了把,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村里的踏窝子在阳坡湾里的社场,那里四面环山,太阳从早晒到晚,吹不到一丝冷风。到了腊月里头,这里就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吃过早饭,大家就按照先后顺序排好队,前后三五个人合作起来创麦皮。创麦皮是有学问的,用力太轻,麸皮很难创掉。用力太重,麦子就有了裂纹,不仅麸皮没有创掉,反而把麦子捣碎了。
腊月冬闲,人们也不忙。老人、孩子,男的、女的,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好不热闹。一般,孩子们会把“姑爷”围住,老汉年事已高,论行辈,村里人大多都叫他姑爷。姑爷靠墙蹲着,嘴里抽着旱烟,孩子们则闻着烟味,缠着他讲古今。
“我们村的踏窝子哪儿来的”,胆大调皮的孩子开始发问了。
“农业社的时候和磨盘、碌碡一起来的,好几个呢。”最爱和娃娃们待在一起的姑爷,掐着指头算村里有磨盘、碌碡的时间。
“怎么来的?那么大、那么重,谁拿来的?”娃娃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追问。
……
在均匀而有力的舂捣声中,杵和麦子在踏窝子里来回撞击,小麦渐渐脱去了外衣。夕阳斜照着西山,大批归鸦朝着窠巢飞去,一丝暖意渐渐退去,叫嚣着杀猪宰鸡的声音越来越远。夕阳西沉,炊烟袅袅,村子里亮起了灯火,不时有鞭炮声响起,该是外出的人回家了。
回到家中,母亲把创好的小麦放在簸箕里,簸掉麸皮,淘洗干净。然后趁着夜色,进入下一道工序——煮酒。
将淘洗干净的麦子,倒入加满水的锅中,然后不停烧火。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蒸煮,麦子已八九成熟了,锅里的水也基本熬干。此时,要迅速将煮好的麦子盛出来,摊开在案板上凉一会儿,使其降温,但又不能凉透,得等到还有一点儿余温的时候撒上酒曲,边撒边用筷子翻拌,让酒曲均匀地粘在每一粒麦子上面。之后,将翻拌好的麦粒装入大塑料袋,直接扎口,最后平摊开,放在簸箕里,捂上两三层干净的被子,放在热炕上即可。如果有大小合适的瓦盆,那就最好不过了。
甜醅的制作,全靠酒曲发酵。四千多年前,中国人就用霉菌糖化谷物进行酿酒,由此发明的酒曲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的又一大贡献。日本有位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坂口谨一郎教授认为,这甚至可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媲美。“若作酒醴,尔唯曲蘖”,说明酿酒必须依靠酒曲。
此“酒”非酒,然方法大同小异。最早的酒曲是自己制作而成的,后来有现买的方条状的,再后来有一段时间很难买到。近年来,市面上都是袋装的粉末状颗粒,一包刚好能煮十斤左右麦子。
最后就是起酒,也就是发酵。起酒的成功与否,全凭经验。甜醅能否发酵成功,除了掌握酒曲和麦子的比例,还有温度、发酵时间等,这些因素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腊月里,最期盼的除了杀年猪、放鞭炮,就是每天趴在捂酒的被子上闻一下酒起来了没有。前面一两天,甜醅好像没啥动静,等到三四天之后,就能闻到一股醇香。差不多五天左右,酒就起来了,揭开被子,塑料袋包裹着甜醅,麦粒间发出香醇的味道。打开扎口的塑料袋,满屋子散发着酒的清香。醇香扑鼻,人的味蕾也跟着被打开。这时盛上一碗甜醅,入口醅甘汁浓、绵软可口,食后满口留香,美妙至极。彼时,村里其他家的甜醅也发酵好了,邻居们你送我一碗,我给你一盆,细细品味,因为个人的手法和经验不同,家家户户做出来的味道也截然不同。
母亲告诉我,磨坊里和袋子里创过皮的酒醅子吃起来皮厚,只有踏窝子里创过皮的酒醅最好吃,皮薄、耐嚼,吃时散发出清香的酒味,加水喝的话,更能喝出醇芳浓郁的酒汁来。
找一口缸,把甜醅用开水泡进去,进行第二次发酵,就成了黄酒。黄酒可谓稀罕之物,醇美香甜,营养价值高,夏季食用效果尤佳。麦黄六月的夏天,喝一碗黄酒,甘甜如饴、满嘴生津,倍觉神清气爽,那种沁人心脾的感觉无法形容。
过年的时候,吃腻了大鱼大肉,舀一壶泡在缸里的黄酒,加几颗冰糖、枸杞、大枣,放在炉子上大火烧开,再烤一个油饼,配几个凉菜,就是招待亲戚的佳肴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甘洌醇厚的黄酒,既暖胃又增加食欲。
现在想来,那时那月,浓浓的年味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都在那一碗碗黄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