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创建 高科技管理
矮砧密植模式推动磐安苹果产业提质增效
天水日报
作者:样板
新闻 时间:2022年05月20日 来源:天水日报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景春燕 张彬霞
5月中旬,记者走进甘谷县磐安镇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初夏的微风徐徐吹过,只见一行行矮砧密植苹果树像排列整齐的步兵方阵,在明媚的阳光下,汲取着大地与群山的养分,积聚丰收的力量。果园里,随处可见正在疏果、修剪果树的务工人员,处处显现生机勃勃与活力。
这一片矮砧密植苹果园建成已有4年,种植面积为1000亩,涉及西沟流域张家沟、尉家沟、东卜峪3个行政村,是以现代农业体系为载体,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的现代综合农业示范园区。
示范园由天水宏润塬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兴龙农业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经营管理,2018年果园建成第一期400亩,2020年建成第二期600亩。今年果树进入产果期,亩收入可达2至5万元,收益达到传统果园的2至3倍。
天水宏润塬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文泉告诉记者,园区采用果园保护性栽培网室+智能化水肥一体化系统,配套现代专业机械,工厂化管理,达到节水、节肥、节人工、减少农药使用、以绿色发展为标准的高效农业。“园区所产苹果具有含糖量高、着色好、口感脆、病虫害少等优点,品种有红蛇、富士、加力果、粉红女士等,主要销往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武汉、西安等地。”张文泉说。
近年来,兴龙农业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公司和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种苗、培训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行土地流转,动员农户加入合作社,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合作社还经常聘请专家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教会果农果树栽培、修剪、施肥、果园管理、果品销售等方面专业技能。
自园区成立至今,磐安镇西街村村民张增祥一直在园区务工。几年间,他多次参加技术培训,自主钻研学习果园管理技术,已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如何修剪果树、何时追肥、如何疏花疏果等技术,他都熟记于心。在日常园区管护中,有果农前来“取经”时,张增祥会“手把手”进行技术讲解。“如今,村民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张增祥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兴龙农业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见林告诉记者,近年来,园区通过生产入股,共带动909户农户入股分红,吸纳农户就业600余人。“园区每天稳定就业人员达100余人,主要干些锄草、疏花疏果、修剪果树等农活,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张见林说。
去年,园区利用天津帮扶资金130万元,建成京东农场智慧果园300亩,搭建果园环境智能检测、包装车间监控、遥感无人机等智能管控系统,与京东物流集团达成意向性协议,共同探索农产品“优地优品到优质优价”商业模式,打造“数字农业”样板。张见林说,下一步,园区将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积极打造集科技示范、电子商务、休闲观光、田园采摘、产业培训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着力打造西沟流域苹果品牌,通过品牌效应,促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