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日报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民生成绩单幸福看得见——2022十件民生实事回访”系列报道之二全市新建通自然村组硬化路512公里

铺就人民群众幸福“快车道”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16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景春燕 张彬霞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不断延伸的通村公路,正成为一条条带动我市农村地区群众增收的“致富路”。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目标任务,持续推进以自然村组道路建设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提高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能力,着力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水平,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12月8日,在秦州区关子镇G316至严家河路段,记者看到在连绵山脉间,平坦宽敞的新建硬化道路延伸在了视线尽头。
  “过去,这条路是凹凸不平的沙化路,遇上下雨,出行很不方便。”秦州区关子镇严家村七旬老人严有生说,这条村道是村民出行的主要道路,以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多亏政府为咱们老百姓办了这一件好事实事,硬化了的水泥路,不论是日常出行,还是运输农作物,都方便了不少。”严有生说。
  关子镇G316至严家河路段,全长3.8公里,沿线有严家河、王家山等村组,沿线村庄种植苹果、梨等经济作物和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秦州区交通运输局工程师陈首元告诉记者,该路段今年5月开始施工建设,路面宽3.5米,9月完工,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缩短了沿线村庄农副产品的运输时间。
  要致富,先修路。今年以来,清水县实施了2022年苹果核桃等特色产业硬化道路项目,项目共计42条88.06公里,涉及16乡镇49个自然村,受益群众2188户11186余人。
  清水县交通运输局2022年新建通自然村组硬化路项目负责人高斌告诉记者,今年县上重点实施建设了产业硬化道路,如新建的红庙湾路口—红庙湾特色核桃花椒产业硬化道路,全长6.58公里,途径红庙湾村、阴屲村,终点止于远门镇林峡村。
“这条路的建成可使周边3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又促进了沿线核桃、花椒等特色产业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夯实了交通基础。”高斌说,该项目的实施对所在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公路的建成与投入运营,将形成公路沿线经济带,带动沿线工业经济、旅游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地区的经济将会取得长足进展,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沿线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当地居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居民的整体生活环境。
  今年以来,全市为民办实事通自然村组硬化路项目共512公里,总投资2.86亿元,现已全部完工。其中秦州区39公里,麦积区27公里,秦安县151公里,甘谷县48公里,武山县60公里,清水县88公里,张家川县99公里。
  随着今年通自然村组硬化路项目的完成,全市7868个自然村组硬化路覆盖面达到98.9%。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交通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强化措施,力争在2023年提前两年完成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全部通硬化路的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将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上的农村公路‘以奖代补’政策,协调县区政府进一步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地方政府债券等资金,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路、旅游路的建设,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秦州区建设中的通自然村组硬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