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日报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武山县

推进“五大振兴” 绘就乡村振兴秀美画卷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9月28日    来源:天水日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近年来,武山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大力实施“一线六圈”城乡振兴计划和乡村振兴十大赋能行动,不断提升“五大振兴”质效,加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农业发展,推动产业振兴。坚持稳面积、增单产协同发力,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64.1万亩、总产量稳定在16.1万吨以上。以工业思维谋划发展农业,新建设施蔬菜钢架大棚3.7万亩、产地交易市场10个,一系列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延链补链项目建成投用。农旅深度融合,龙台镇董庄村、马年村和四门镇南坪村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聚焦人才培育,推动人才振兴。加快民间工匠工作室和传承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农广校、职业院校职能作用,开展乡村本土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培养和培训,举办各类培训1300余期5.7万人次。加强适宜人才培养和引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68名、教师131名,聘任蔬菜产业顾问10名。
  聚焦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推进渭川文化挖掘整理,《武山十有》出版发行,11个文艺家协会挂牌成立,全省首家乡村美术馆揭牌开馆。持续开展非遗展演、公益电影等活动,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2023年创建省、市文明村镇11个。深化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380个调解组织、1306名专兼职调解员覆盖各行政村。
  聚焦宜居宜业,推动生态振兴。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一爱一为”志愿服务行动,在全市率先实施渭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现代农业产业开发EOD项目,全县废旧农膜利用率达85%、空气优良天数达303天。
  聚焦党建引领,推动组织振兴。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构建形成相互衔接、严密完整的责任链条。公开选聘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70名,调整优化村班子76个。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村均收入突破30万元。今年1月至8月,全县村集体经济村均收入达14.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