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日报四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净土松涛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来源:天水日报
  □ 安 博

  净土寺,位于仙人崖后川。该寺群山环绕,苍松满谷,山风吹来,松涛阵鸣,人称“净土松涛”。
  十几座峰头,犹如墨绿的锯齿,与天空紧紧咬合在一起。登高而望,又更像莲座,寂静地守望时空,被天水一带的人形象地称作“十八罗汉拜文殊”。
  春日,柳叶翻动着暖风,土软枝嫩,天空已有飞鸟拉扯着春讯,人的心里自然温煦而萌动起来。以前经常听朋友说起净土寺,风景优美而不落俗套,不由心之向往,择日带上家人和朋友相约一起前往。
  行驶中,来过多次的朋友讲道,净土寺,古称曼殊寺,位于天水市东南,与全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相邻。四周群山相拥,松涛阵阵,为古“秦州八景”之一——净土松涛。清代进士吴西川曾有诗赞道:“净土何年寺,松涛泻半空。直从天上落,不与世间同。胜概闻云久,幽寻恨未通。登高望何极,惆怅夕阳红。”
  来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耸立的牌坊,横梁上书“曼殊寺”三个大字,字迹古朴苍劲。进入牌坊,两旁重峦叠嶂,林木葳蕤,林中一条笔直深长的人工路,宛如一条绿色的翡翠长廊。
  穿过菩提大道,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一个开阔的谷底,净土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万壑间。周围群峰环抱,披绿吐翠,如同一个个盛开的莲花花瓣,整个地形组成了一朵精美绝伦的宝莲花。
  抬头望去,远处连绵不断的奇峰秀岭中,有一巨峰独自卓然而立,山头如竹笋般高出群峰,显得气势不凡而与众不同,它就是主峰文殊峰了。众峰围着它,有若拜揖之势,人们就把它们形象地叫“十八罗汉拜文殊”。
  净土寺的庙宇建筑,都是依地势而建,多占据要津,在峰头雄峙。每一座大殿,都巍然端坐层层台阶上。我们吃力地攀爬着台阶,父亲牵着小孙女,在后面数起了台阶。小女儿不喜欢看高远处,视线往往停留在很近的地方,一株花的色彩、一只虫子的步伐、一枚叶子的纹理等细微的地方,都令她流连。
  净土寺作为佛教宝刹,其规划、建造都有内在严谨的章法,大到大殿的方位朝向,小到台阶的数量、高度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登上较高一处大殿,转身放眼望去,山谷起伏深邃,庙宇层出不穷,犹如一幅意境高明的山水画轴。松林漫无边际,为峡谷染上了深绿的底色,与色彩斑斓的宗教建筑相互映衬。闭目等风起,风却无形无声。时有钟声,从松林深处传来,但来自何殿、何人,绝难知道。
  放眼望去,群峰虽多,却各不相同,或如宝塔,或似乳峰,交叠错落,在谷底彼此穿插,一座座恢宏的佛教建筑,隐匿在连峰的腰际线上,左移几步,可见飞檐流云;右进半丈,只有松涛低吟。
  来到渡仙桥上,甘露池扑入眼帘。它也被称为“放生池”,离放生池不远,有一荷花池,池中摆放着假山,四周被荷花包围着,显得更加玲珑剔透,美不胜收。徜徉在荷花池旁边迂回曲折的水泥路上,一个个花园,造型各异,错落有致。
  随心踏上各处的青砖,翻阅着寺庙中那些熟悉也新颖的画栋雕梁、佛像经幡,品读着一副副对联,注视着一帧帧神话典故,庙里木鱼声和诵经声逐渐入耳、出耳、消逝。
  游历半晌,才来到净土寺的主殿。净土寺的建筑,一眼看去,横梁、立柱、墙体都是红色,飞檐卯榫也都是朱颜丹色,与草树回廊、壁画拱墙联袂,把国风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色彩较为单一,但殿宇高低不一、远近相彰、错落有致。
  仿汉白玉的围栏,则在大幅的红色中脱颖而出,于肃穆中站成一排清雅,于艳丽中坚守一份淡然,更显美感。净土寺中的主要建筑有罗汉堂、长寿殿、地藏殿、天王殿、伽蓝殿、吉佛殿等,都是依山就势,利用天然地形地貌建造而成,虽个别建筑有些突兀,但总体而言,布局得当,景致非凡。
  钟灵毓秀的地方也总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有一位朝廷位高权重的大臣,招选了天下最高明的风水先生,让其给自己选一块风水宝地,以便他百年后享用。这风水高手走遍了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选准了一块四面群山环绕,苍松满谷的风水宝地。大臣命他的子孙给他提前修建墓穴,尚未动工,只见葱郁的奇峰秀岭之上祥云缭绕佩环叮当,云端挺立着如来、观音和文殊三圣。他们含笑俯视着下界,众人见状伏地就拜,再抬头时,却不见了三圣影踪。三圣的显灵,让大臣醍醐灌顶,这里原来是佛家宝地,凡人怎配占有呢?后来大臣出钱出力,召集工匠修建了一座寺庙,这便是净土寺的来历。
  关于净土寺建寺的年代,由于20世纪70年代原有的建筑全部被拆毁,历史上存留下来的匾额和碑石遗迹已荡然无存,无据可考。
  现有的部分建筑,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当地僧众和信士弟子多方筹集资金恢复修建。而大规模的修建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来自五台山的天水甘谷籍僧人海正法师,多方结缘,募集和筹集资金修建。
  日光西斜,人影渐稀。我们游览完毕,从净土深处抬步外走。我仿佛听见了一道松涛的声音,像溪水般流动,直达耳畔。又如江涛般涌起,激荡心田。最后,群山都震颤起来,像是大地的抖动,令周身神经一起紧绷。难怪每次游览胜景,都会有恍若隔世之感。
  走出峡谷的刹那,巨大的净土寺瞬间收拢了它绚丽的伞翼。两峰之间,长道无根,别去,了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