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日报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筑牢百姓安居梦 擘画城乡发展图

——访天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佩光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吴银霞 王琴

  记者:任局长您好,近年来,天水市城乡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百姓住房从“忧居”到“宜居”,城乡面貌从焕新到常新,住建部门都采取了哪些创新性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任佩光:过去一年,全市住建系统紧盯“三区一地一中心”发展定位,充分发挥住建工作在促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务实之举、管用之策抓好工作落实,各项重点任务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行业经济平稳运行。我们成功举办了2024年天水房地产展示交易会,销售总额5242.37万元。精心筹备购房促消费活动,审核登记1319套,累计发放购房奖补资金1482.5万元。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6.85亿元、建筑业增加值68.4亿元。2024年“三个清单”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2.34亿元,年度完成投资25.87亿元。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终期验收,入选2024年度中国海绵城市典范,3个项目入选2024年度中国“全域海绵”典范项目。有轨电车项目压茬推进,高质量按计划做好整改工作。
  二是民生工程加快实施。全市50个保交房项目11014套房屋,交付9966套,交付率90.48%。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0个125栋楼,完成投资约7803万元。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3个1460套(间),完成投资11600万元。开工改造城市危旧房11套。发放低收入家庭住房租赁补贴4456户1613万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三是城乡建设提质升级。建立了“社区+物业+企业+环卫”联合垃圾分类模式,天水市(秦州区)被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确定为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完成农村房屋抗震改造1347户。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持续巩固。积极开展城市园林绿化提质增效行动,新建绿道15.47公里,新增“口袋公园”8处。
  四是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水电气网热联合报装,开发运行市政公用服务“一站式”报装接入系统。聚焦数字政府与政务服务能力重点指标提升,“平均受理时长”由原来32.48小时压缩至4.2小时,“电子证照归集率及签章率”由原来8.3%提升至100%。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建设,完成“甘肃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系统”与“天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平台”数据对接,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路”。
  五是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持续推进燃气管网“带病运行”治理,排查评估燃气场站设备设施和燃气管道1691.66km,发现并整治“带病运行”问题管道149.75km;深入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发现并整改问题163个。实施建设工程消防审验专项治理行动,排查建设工程2663项,查处15项。
  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立足天水实际,如何助推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群众福祉稳步提升,住建部门厘定了怎样的发展思路,规划了怎样的建设蓝图?
  任佩光:全市住建系统将紧紧围绕倪虹部长全国两会时提出的“民生托底、发展赋能、安全筑基”三大维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四强”行动,把牢全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坚持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促转型,千方百计稳住楼市,全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办实办好省市列民生实事,奋力谱写天水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聚焦筑牢百姓安居底线,天水住建系统将推进哪些重点领域建设,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的这样一个愿景。
  任佩光:新的一年,全市住建系统将按照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两会”部署要求,重点抓好6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今年我们将继续通过发放住房补贴、开展促销活动和支持人才购房落户等方式,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促进市场回暖,推动去化周期回落到合理区间。严格落实融资协调机制政策,提高“白名单”项目推送质量,确保有合理融资需求的“白名单”项目应进尽进、应贷尽贷。督促企业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力争8月底前完成保交房收尾任务。扎实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认真做好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同时,根据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住房的需求,我们将积极探索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天水“好房子”样板。
  二是积极推进民生保障工程建设。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5年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95个8324户。持续抓好农村住房保障工作,2025年计划完成农村抗震房改造1125户,常态化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农村房屋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全市范围推广智慧物业服务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生活服务圈,创建市级“美好家园”10个,年内建成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3871个。
  三是加快实施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有轨电车二期项目建设,确保6月下旬完成安全评估并开通运营天水机场以西段,9月底全线建成,实现一、二期并网运营。加快启动2025年城中村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保障项目尽快开工。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新建人行天桥5座、城区停车位3000个、新建“口袋公园”30个。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更新换代,逐步推进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覆盖偏远自然村组。
  四是大力推动建筑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围绕建筑业产值和建安投资两项基础数据,全力以赴挖潜增效,力争完成建筑业增加值目标任务。精准帮扶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和资质增项,提升本市企业市场占有率。加大建筑市场薄弱环节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力争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
  五是守牢守好安全发展底线。认真做好全市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长效机制建设阶段工作,推动城镇燃气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持续开展燃气压力管道排查整治,摸清老旧燃气管道底数,坚决杜绝燃气管道“带病运行”。全面细致做好建设工程履行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程序、消防审验技术服务、防火材料和设施设备进场等排查整治工作。纵深推进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是全面落实深化改革任务。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升服务效能。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汇聚融合、业务协同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工程审批系统数据对接质量。依托市政公用服务“一站式”报装接入系统,优化水电气网热多个报装事项“一套标准、一张表单、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依托“四个一网”“两个统一”运行体系,实现建设工程招投标“一门进入、一网交易”,确保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达到100%。